3月18日,抖音官方賬號發布消息稱,將對賣慘式帶貨直播重拳出擊。
所謂賣慘式直播,指的是通過編造離奇劇情等方式博關注,進而帶貨的直播。比如,“88歲老婆婆生了8.8斤重的兒子”,“剛出生就會叫爸爸媽媽”,“為母盡孝低價賣貨”等等。
這類直播,不僅欺騙了廣大網友的感情,還想掏空網友們的錢包。
1、抖音打擊“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為
近日,抖音安全中心發布《“賣慘帶貨、演戲炒作”違規行為處罰公示》。公告稱,平臺已對賣慘帶貨、編造離奇故事、演戲炒作等行為進行違規處罰。
公告顯示,近30天內,抖音平臺共處理相關違規直播間446個,封禁違規賬號33個,包括10個粉絲超過百萬的主播,其中“徐憶情感電臺”粉絲超過500萬,也因違規被永久封禁。另有“金牌調解玲姐”等多位主播被封禁直播權限。
部分處罰名單公示
公告表示,“賣慘式”帶貨行為主要有三種:
一是各種“調解感情糾紛”為名賣慘帶貨。主播在直播間編造婆媳矛盾、出軌、破產、未成年尋母等故事,演繹調解家庭矛盾、情感糾紛、私人變故等夸張情節,以此行為博取用戶的同情心,誘導其購買直播間內售賣商品。比如,“讓我們伸出援手,幫幫這對失散二十年的母女重聚,您每購買一支手鐲就是在為他們的團圓盡一份力”。
二是編造離奇劇情博關注帶貨。主播在直播間編造明顯不符合常識的離奇劇情,博取關注,誘導用戶購買商品。比如,“剛出生就會叫爸爸媽媽”,“89歲奶奶生了8斤重兒子”,“丈夫去世6年,打工途中又相逢”......
三是利用同情心“套路”帶貨。主播在直播間上演團隊矛盾、債務糾紛等情節增加降價戲碼,以此夸大商品價格優勢,期間常出現叫喊、爭吵、摔東西甚至肢體沖突等過激表現。比如,“xxx孩子已經連學費都交不起了,今天幫他討債,已經把欠債工廠老板堵在倉庫里,原價3999的戒指現在降價到99,先拍先得”......
抖音方面表示,這些主播賣慘、炒作帶貨的行為帶有欺騙性質,違背抖音直播行為規范,影響的是整個抖音平臺達人和商家的形象,不僅沒有帶來正面的社會價值,還會有諸多違法違規的風險。
同時,抖音還表示,會加大力度打擊賣慘、炒作帶貨的違規行為。
我們查詢發現,在搜索框搜索上述賬號,其中部分賬號已不可見,部分賬號已刪除絕大部分視頻。
2、看似正能量,實則欺騙感情
從“部分違規主播處罰名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被封禁賬號為情感號,主要幫人解決家庭矛盾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北京婷姐”被封禁前的截圖
必須指出的是,情感號本身沒有錯。早在多年前,就有《金牌調解》等電視節目,擊中了人們心理需求,受到了人們的喜愛。而情感號抓住了短視頻迅速發展的新機遇,通過幫人解決煩惱,來賺取一定的收益,并沒有錯。
但問題在于,部分情感博主通過博眼球賣慘帶貨。
觀察發現,這類賬號為了博眼球發的內容包括但不僅限于:前夫虐待小孩、家里不贍養老人、老公疑似出軌、幫富二代奪回家產、尋找親人,甚至與黑社會斗智斗勇等。
其中,幫人尋親是很多主播都會用到的套路。以“金牌調節玲姐”為例,她最近發布了多條“尋找東東”的視頻,還稱自己由于尋人太累暈倒了。有的網友密切關注著尋人動向,詢問“東東是不是被馬德華接走了”,還有的網友囑咐玲姐要“注意身體健康”。
“金牌調節玲姐”評論區截圖
總之,諸如尋人等跌宕起伏的故事,最能引起網友們的好奇心。在社交平臺上,有多位網友稱“家里老人對故事津津樂道”,“凡是年輕人都知道是騙人的事,可是我老媽完全被洗腦,相信主播們的話”。
從這些賬號的用戶畫像上也可以看出,他們吸引的多為中老年人群。
“靜靜(為愛出發)”≥50歲的粉絲占比達36.44%
來源:新抖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