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簡讀]
道不可言不可名,有無同出而異稱。
無欲觀妙有觀徼,玄之又玄眾妙門。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簡讀]
對立統一天道恒,善者生存法圣人。
處事無為合大道,行教不言勝有聲。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矣。
{簡讀]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簡讀]
道沖用之或不盈,象帝之先萬物宗。
淵湛莫測應效法,挫銳解紛和光塵。
注:為筆者以七言詩(不講究平仄)的簡練形式,對經文進行簡要概括,以及簡單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簡讀]
天地不仁大愛濃,圣人法之百姓擁。
若明橐籥虛不屈,當舍多言貴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