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07日02:34北京晨報消息:人大博導跳樓身亡 博客留言:自殺不易活著更難,見到標題就使我吃一驚。讀后得知,余虹,1957年生于四川,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文藝學專業博士后,先后在華中師范大學、暨南大學、海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工作,2002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現為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2月5日,他在家中墜樓身亡。警方經現場勘察,排除他殺的可能,屬于高空墜亡。按照死者遺囑,其個人藏書將全部捐贈給人大文學院。
報道說:余虹曾于9月13日更新最后一篇博客《一個人的百年》,其中寫道:事實上,一個人選擇自殺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況拒絕一種生活也是一個人的尊嚴與勇氣的表示,至少是一種消極的表示,它比那些蠅營狗茍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個人樣地活著太不容易了,我們每個人只要還有一點人氣都會有一些難以跨過的人生關口和度日如年的時刻,也總會有一些輕生放棄的念頭,正因為如此,才有人說自殺不易,活著更難,當然不是茍且偷生的那種活。
經搜索,找到了《一個人的百年》, 首先找到的是他的一位老同學轉貼在天涯社區上的有轉貼者對余虹的介紹,得知他早就是個聞名川大的才子,是什么原因使他決定離開塵世,報道中只字未提;他為什么沒有從他尊敬的老師石璞身上得到生存的力量和智慧?更是一個謎。對才子來說,我想象很可能是屈原式的悲哀,應該尊重余先生的選擇。但是我仍要表示不以為然,終究不是屈原那種可以離群索居的時代了,特別是互聯網的出現,可以使我們雖然獨處一室,仍能與天下同道者交流;他們也在尋尋覓覓,盼得知音,不會有“國無人莫我知兮”的悲嘆。----2007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