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大京九,今有新鄭萬”。在山巒疊嶂的鄭萬高鐵施工現場,中鐵十二局集團建設者自進場以來,緊緊圍繞建設單位“建設中國高鐵標準化管理示范工程”的建設目標,持續推進機械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的深度融合,實現智能化建造的飛躍,奮力推動中國高鐵建設跨上“新高度”,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觀摩者。
7月15日,140名集團公司隧道施工管理方面的精英,從天南海北奔赴保康,參加中鐵十二局集團隧道施工觀摩暨經驗交流會,在現場感受并領會傳統工藝和現代化應用相結合所帶來的變化和革新,“開拓眼界、強化認知,進一步降低安全質量風險,提高全集團隧道施工管理水平”。
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高治雙在會上作了題為《看重責任 強化擔當 全面建設安全、優質、品牌隧道工程》的重要講話。通過回顧歷史、分析當前,高治雙要求參會人員進一步提升認識高度,指出隧道機械化施工是大勢所趨,要結合實際全面推進;并且通過列舉實例、思想教育,要求各級管理人員要有擔當意識、責任意識。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李天勝作了“對隧道施工管理要有敬畏之心”為主題的講話。他針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防范風險十大問”;從理論層面指出,“認識”決定了安全管理的工作質量、“認識的高度與深度”決定了防范風險的高度和深度;從管理層面要求,管理人員必須樹立起正確的隧道施工價值導向。
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鄭萬高鐵7標項目經理王立軍就機械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流水線作業、系列性創新、新工法試驗等內容,作了經驗介紹,系統展示了鄭萬高鐵7標項目部打造高鐵智能建造的過程。
下面,小編邀您一起觀看視頻,全面感受這次隧道施工觀摩暨經驗交流會的更多精彩。
集團公司承建的鄭萬高鐵湖北段7標,正線長34.9公里,其中隧道31公里,占比近90%,橋梁占比10%,橋隧相連、高墩長隧密集,4.5座隧道中Ⅰ級風險隧道2座,Ⅱ級風險隧道1座;超過50米的高墩共19個,其中兩河口雙線特大橋6號墩高111米,為全線之最。
為打造鄭萬高鐵“機械化施工”樣板工程,中鐵十二局集團采用了一大批國內鐵路隧道施工最先進的專業化設備,堪稱“掘隧者聯盟”。中國鐵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稱贊:普通型機械化全斷面開挖施工從書本走進現實,終于在鄭萬高鐵湖北段落地推行;中鐵十二局建設者通過試驗得出了快速、高效的作業方式,這種敢于創新的精神值得贊賞,在鄭萬高鐵全線起到了較好的引領作用。
特別是鄭萬高鐵7標項目經理部自主研發的pms信息化系統,幾乎覆蓋項目管理所有環節,突出功能有:內業資料與實體同步生成、工序作業流程卡控、安全質量閉合管理等。其研究深度和應用程度在系統內位于前列,填補了行業空白,成為項目管理的一種“新能源”。
在此之前,該項目就曾多次接受觀摩。今年3月11日,央視國際頻道《中國輿論場》欄目聚焦該項目,制作播出《啟航新時代 走近中國高鐵智能化工地》專題,面向全球120多個國家進行展播,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關于鄭萬高鐵7標項目經理部更多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