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安全基本舉措
(1)保持食品加工場所內外環境整潔,應當有相應的消毒洗滌、更衣換鞋、采光照明、通風防腐、防鼠害、污水排放、存放垃圾的設施。
(2)廚工每年需健康檢查,并持健康證上崗。非廚房工作人員不得擅自進入廚房。
(3)設備布局和工藝流程應當合理,防止生食品與熟食品、原料與成品交叉污染。
(4)對應生、熟食品的菜刀砧板、鍋盆要生熟分開,碗筷和洗碗布要經常消毒。
(5)不售賣、食用腐爛變質或過期的食品。隔餐的飯菜要加熱煮透才食用。
(6)食堂常備果蔬農藥殘留檢測儀,蔬菜需經農藥殘留檢測后方可進行加工,清洗時浸泡30分鐘。
(7)廚務人員不得加工制作冷葷涼菜,或違規加工制作豆角扁豆類,杜絕出品未熟透的菜品。在加工時發現食品外觀及味道異常或有變質可疑時,經確認后,應立即撤收處理該批全部食品。
(8)每道菜品均實行48小時留樣。
(9)免費為客戶購買團體餐飲保險。
2、發生中毒事故的應急措施。
(1)、食物中毒的三種類型:
A、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可污染食物,并在食物里大量繁殖,有的還產生毒素。例如變質的燒鵝、臭潲的米飯、過期的三明治等;生熟食物交叉感染也會導致食物細菌性中毒。
B、化學性食物中毒。主要是食用被農藥所沾污的蔬菜
C、有毒動植物中毒。加工、烹調時沒有把食物中的有毒成分除去。常見的含有毒素的動植物有:腐料蔬菜、發芽土豆、四季豆、扁豆、毒磨菇河豚魚等
(2)緊急處理
A、發生食物中毒,應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應活動,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
B、同時在送醫院前,如果中毒者可清醒合作,可令其飲水2—3碗,至感飽滿為度。隨即用手刺激其咽部與舌根,使其發生嘔吐,盡量將毒物吐出。
C、快速將不適者送往最近醫院,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取證。
3、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①對玩忽職守、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原性疾患的責任人,給予通報批評及罰款處理。
②對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節特別嚴重的,要依法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