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博文外婆的保留私房菜---冬筍咸菜,里面關于蝶兒用的竹筍是冬筍還是春筍有的網友提出質疑,說真的蝶兒生長在北方,我們這里不生產竹筍,所以對春筍和冬筍的概念原來認為細長的是春筍,短粗的是冬筍。正是因為不太了解,發博文前特別的百度了一下春筍和冬筍的區別,比照我買的竹筍,筍殼不是淺黃色而是深褐色,說明是已經生長出地面的筍,這類筍似乎都被稱為春筍,而不是按筍的長短粗細來分。
也希望大家來參與這個討論,以便大家學習更多的知識。
聲明:以下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
網絡來源之一:南京林業大學竹類研究所所長王福升教授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幾種分辨春筍、冬筍的方法。
“現在賣的竹筍主要有三類,一個是冬筍,一個是早春筍,還有一個是春筍?!蓖醺I淌诮榻B說:“冬筍是直接從土里面挖出來的;早春筍在民間又叫'頂土花筍’,就是筍子快從土中冒出來的時候,這種筍子無論是營養價值還是經濟價值都接近冬筍,所以價錢也差不多;春筍是已經破土而出的,比較好采摘,所以價錢不貴?!蹦敲吹降兹绾畏直娲汗S、冬筍呢?“其實很簡單,一是看:春筍毛多,而且外面包著的皮有黑色條紋,整體顏色發黑,而冬筍外面的筍皮是金黃色的,沒有黑色條紋。即使菜販子故意把毛清理了,肉眼也能分辨;二是摸:冬筍的外皮都是緊緊包在一起的,摸上去很實在,而春筍外皮有點松動。此外,冬筍的個頭也偏小一點,大部分都在三兩左右,而春筍多在半斤以上?!?/span>
網絡來源之二:
1、冬筍是立春前還沒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筍,春筍是立春后已經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
冬筍和春筍的區別:
1、冬筍是立春前還沒有出土的南竹的幼筍,春筍是立春后已經在泥土面上冒尖或者全部出土的南竹的筍。冬筍通身沒有一點綠顏色,特別是筍尖是沒有一丁兒綠色,只要一露尖,就是春筍了。
2、冬筍是淡黃色,出土的春筍的筍衣是麻色。冬筍是公認的筍中皇后,相對于春筍,其肉質更為細嫩,營養更豐富,味道也更鮮美,素有"蔬食第一品"之美譽。 冬筍的吃法很多,葷素皆宜。家常菜中,筍燒肉、筍燒雞和筍燒魚等都是鮮美異常的佳肴。
3、冬筍不僅用于筵席,也適宜家常菜用。
網絡來源之三:
冬筍是沒有出土的, 出土了以后就叫春筍了
按季節可分為:
冬筍: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筍(此筍長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經驗的竹農才能挖掘到),一般在農歷十月即有上市。其特點是:兩頭尖,筍體彎曲,筍籜緊裹筍肉,肉色乳白,以紅燒、清燉、制湯,也可單獨制成菜肴,是食用鮮筍時間較長的一種,也可制成罐頭。
春筍: 指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筍,常食用的有以下幾種:
毛筍:此筍的筍籜由黃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點、斑塊,筍體較冬筍大,筍籜松裹筍肉,筍肉淡黃,一 般作為菜肴的主、配料。筍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哺雞筍:哺雞筍根據筍籜顏色的不同,主要有紅、白、烏、花四種, 筍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花哺雞筍出筍期可延至6月中旬。
剛竹筍:筍籜乳黃色或淡黃色,有黑褐色油漬狀斑塊和斑點,分布 于長江流域,出筍期一般從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零星 出筍可延續至9月中旬,筍體粗而壯,因筍肉有苦味,常水 煮透后紅燒食用,也可做配料。
最后修改于 2013-03-28 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