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新車磨合的注意事項
新車出廠時,由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裝配過程中存在誤差,因此需要一定里程的磨合。汽車磨合的好壞,會對汽車壽命、安全性和經濟性產生重要影響。
汽車的磨合里程一般為1000至3000公里,磨合期分為3個階段。即:初期100公里、初磨合200公里、磨合形成氧化膜3000公里。 為了讓自己的愛車順利通過磨合期,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來提高磨合質量。
(一)起步先預熱,電噴車啟動前,應先將鑰匙轉到第二擋后等5-10秒,再啟動(一鍵啟動車除外)。
這樣做是使汽車電子設備先上電自檢,幾秒鐘后再啟動,對汽車的馬達及發動機都是有好處的。 著車后,大多數人都習慣讓發動機怠速運轉,不僅費油還會加速發動機積碳的形成,電噴車啟動后發動機運行平穩就可以開車了,前2公里要慢速行駛。
(二)不要高速行駛,新車初駛階段都有速度規定,國產車一般規定在40-70公里/時以內;進口車一般規定在100公里內,當油門全開時車速不超過最高車速的80%,且要求在使用中注意觀察發動機轉速表和車速表,使發動機轉速和車速都在中速下工作。一般來說,磨合期的發動機轉速應在1500~3500轉/分之間。
(三)避免負荷過重,新車滿載運行將會對機件造成損壞。因此,在最初的1000公里內,國產車不能超過額定載荷的75%-80%;進口車不能超過額定載荷的90%。另外,盡量選擇質量比較好的行車路面,避免過大振動、沖撞或緊急制動,減少車身和動力系統的負荷。
(四)在磨合期內,平穩行車,避免猛踩油門,避免猛踩剎車。
(五)忌跑長途,新車跑長途,會使發動機連續工作的時間增長,造成機件磨損加劇。
(六)忌緊急制動,緊急制動不但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沖擊,而且加大了底盤和發動機的沖擊負荷,所以在最初行駛的1000公里內不要采用緊急制動。
(七)及時換擋,避免高擋位低轉速和低擋位高轉速行駛。也不要長時間使用一個檔位。在各個擋位都不要使車速達到極限,大體上為:1擋25公里,2擋40公里,3擋60公里,4擋90公里,5擋100公里。
(八)盡量添加質量比較好的汽油(汽油標號不一定非常高,但一定要清潔),不要添加抗磨損的油精(抗磨劑)。
(九)初駛保養,新車磨合期間應經常檢查機油、冷卻液、蓄電池,發現缺少一定要及時補充。達到一定公里數后及時到服務站進行車輛的檢查、保養,更換機油、機濾等,并全面檢查底盤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