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龐培古城街道
2 2000年前的龐培古城,其墻體顏色依然絢麗。
3 龐培古城街區遺址
4 龐培古城城區入口遺址
意大利的龐貝古城在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的爆發中被掩埋在火山的巖漿中而從此消失。直到260年前才被發現,從此后便給人們留下了很多懸而未決的謎。其中,什么原因使得2000多年后的今天,龐貝古城的城墻墻體的紅色依然能保持色彩絢麗。是 科學家長期以來的一個疑問。
今天,當我們再看到它時,壁畫中閃亮的紅色依然感人至深。其中的一些仍然完好的保留在墻上,像是留給我們一個燦爛的謎。
一項最近的研究找到了龐貝古城“青春永駐”的原因,柏林Staatliche 博物館的研究員丹尼拉·丹尼爾說:“盡管龐貝的紅色顏料只用辰砂作原料,但明顯優于一般的辰砂。”
為了揭開龐貝古城紅色顏料之謎,丹尼爾將龐培壁畫中的紅色顏料樣本與同時期其他古羅馬壁畫的紅色顏料成分進行了分析辰砂是汞的硫化物,龐貝古城壁畫中所用的辰砂是經過精心處理的,丹尼爾把這一加工過程概括為“凈化、研磨,然后以三維的手法進行藝術表現。”
那不勒斯大學伯納德·馬切斯說,作為顏料的辰砂確實需要精心的加工。“顏料的媒介物是石灰,因此它必須呈液體狀才能被用作壁畫的原料。壁畫完成之后,還要經過一個打蠟磨光的過程,以使得壁畫保存的更加持久。”
丹尼爾說:“顏料的顆粒越細,就越鮮亮,覆蓋力也越強。但龐培的顏料不單單如此。我用顯微鏡觀察之后,發現顏料顆粒的矩陣中加入了10-15微米的晶體作為閃光顆粒。”
通常,古羅馬將2-3微米的微粒加入研磨好的辰砂粉中,這樣可以使畫的表面閃閃發光,又能保持顏料自身飽和鮮艷的紅色。
丹尼爾的分析顯示,龐貝古城的壁畫與一般的古羅馬壁畫確實不同,因為里面攙有10-25微米的結晶物,這種大小的結晶物顯得更加透明,同時使色彩更加柔和深沉,它使得龐貝古城壁畫中的紅色接近紅赭色。他說:“龐貝古城的紅色顯示了古羅馬高超的顏料制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