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占領大同煤礦八年間,共掠奪煤炭1400萬噸,致使6萬多名礦工喪失生命,在大同礦區留下了20多個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大同礦區有20多處“萬人坑”
時間很堅硬地流過,只在老人臉上留下道道溝壑。
崔有山想起了侵華戰爭期間被逼為日寇拖尸的經歷:兩根鐵絲將礦工的胸、腿套住,木杠就像穿麻花一樣穿過鐵絲將人橫起,聽起來,有的或許還沒斷氣……
工友就這樣被他“送”進了萬人坑。一層又一層。
89歲的人生中,這一段是崔有山的夢魘。
呂廷川
有的掙扎著向外爬去,有的痛苦地嘶喊……尸骨累累,那種震撼,直抵心靈。來“看望”死難工友的崔有山,不住地摸著額頭,雖是酷暑卻寒氣逼人,讓人直冒冷汗。
崔有山,1923年3月28日出生,山西省懷仁縣人,日本侵占大同煤礦期間唯一在世的“抬尸隊”成員。
1937年9月13日,日寇攻占了大同,窺探煤炭資源已久的侵略者,開始了瘋狂的掠奪,慘無人道地實行“以人換煤”的政策,占領大同煤礦八年間,共掠奪煤炭1400萬噸,致使6萬多名礦工喪失生命,在大同礦區留下了20多個白骨累累的“萬人坑”。煤峪口南溝“萬人坑”是其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一處“萬人坑”。崔有山就在這里“工作”,他見證了一幕幕血淋淋的罪惡。
崔有山七歲時隨父親來到大同市煤峪口礦居住,1937年日軍占領大同煤礦時,正值十四歲的他成了日軍奴役下的一名童工。因為繁重的體力勞動,他的父親在下井挖煤的第二年便患病離世。到了1942年,瘦弱的崔有山為了維持生活,在關押勞工的“大房子”做雜工。表面說是打雜,實際上是一年到頭抬死人。
為了“以戰養戰”和掠奪煤炭運往日本國內,日軍從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騙招、強擄大批百姓充當勞工。“他們一批批不斷地由“悶罐”火車押送到煤礦,被關進能擠住100余人的‘大房子’里,周圍架起鐵絲網,門口有崗樓把守。”當年的悲慘經歷讓崔有山刻骨難忘,“這些人來的時候都穿著正常的衣裳,但到后來,只能用水泥袋子纏在身上或綁在腿上充當衣服。他們吃的是高粱、米糠、花生皮混合做成的半生不熟的餅子,喝的是井下的污水。上下井還要被礦警和憲兵押送,每天工作十幾個鐘頭。因為忍受不了非人的折磨有勞工逃跑,抓回來的不是被活活打死,就是被洋狗(狼狗)咬死。”
為了盡可能減少生產成本,慘無人道的日本鬼子和監工一旦發現有病重勞工,就立即派人將其抬到所謂的“隔離病院”,既不給治療,又不給吃喝,他們很快就會悲慘地死去。崔有山在“大房子”干了近一年半,在他的記憶中,每天都要死三四個人,最多的一天,他就抬出20多具尸體。起初死的人不太多,抬死人的活都由雜工兼著做。到了1943年,因為死的人太多,雜工忙不過來了,日本人又成立了“抬尸隊”,分為三個班,每班6個人。在抬尸的過程中,一般用兩根鐵絲圈將人胸、腿分別套住,中間用木杠抬著扔到山溝或廢舊的礦井中。抬的時候,有的已經斷了氣,有的還沒有斷氣,處于昏迷狀態,非常的悲慘,在抬運尸體的過程中,眼淚會不自覺地流下來,崔有山說。礦工們死后,開始還有口叫“狗碰頭”的棺材(棺材皮薄得野狗用頭一碰就破),后來就用草席子一裹,再后來死的人多了,日本人讓直接抬到荒郊、山谷扔掉,形成了一處處白骨累累的“萬人坑”。
七十多年過去了,慘痛的經歷如夢魘般伴隨一生,崔有山說,一閉眼就噩夢不斷。(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