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契丹與女真的漢化及其意義

 

契丹與女真為起源于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代表的是草原文化。公元10至13世紀時,這兩個民族先后占據中國東北部,并曾建立國家,盛極一時。他們在統治漢地、與漢族為代表的中原農耕文化發生接觸后,逐漸走進漢化的歷程,并最終融合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現分述契丹與女真的漢化過程:

契丹人的漢化過程

姚從吾認為,契丹接觸漢文化后,其反應「完全是主動的,自由的,不受限制的」1,漢化的進程是「擇善而從」。姚氏把其漢化過程分為四個階段(教科書把姚氏的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合稱為一時期,第三階段為第二時期,第四階段為第三時期):

1.    第一階段(901-916)–克難自強時期
當時,盧龍節度使劉仁恭習知契丹情偽,經常乘秋縱火燒毀牧地。901年,契丹迭剌部貴族耶律阿保機當選為聯盟夷離堇,他有勇略,聯合沙陀李克用,于905年擊敗劉仁恭,并于907年被推舉為八部大人。916年,阿保機建立契丹國,仿漢制,建號神冊,自為皇帝。姚氏認為,阿保機建國,為契丹接受漢文化的開始。他能克服劉仁恭燒草的困難,建立新國家,這與其能招賢
納士,接受漢化大有關系。2

2.    第二階段(916-938)–墾荒南侵時期
阿保機于916年建國后,招納漢儒韓延徽、康默記和韓知古等,使他們參預謀事,主禮儀,總知漢人司事。在阿保機任內,收容逃難的漢人,遷徙關內俘虜,開墾荒地,使漢人安居,擴大國家組織。他有計劃地營建漢城,創立村鎮。當時的漢城,「市中有鼓樓,下列市肆。有孔子廟,文昌閣,城隍廟,祖先祠堂,佛寺道觀。」3926年,阿保機死,耶律德光于翌年繼立,積極介入中國割據政權的戰事,并于938年獲得燕云十六州。教科書認為以上兩個時期(教科書所指的第一時期),可以說是契丹草原文化與中原漢文化正式接觸時期。

3.    第三階段(938-1004)–番漢兼容時期
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與唐廢帝李從珂爭奪權勢,前者最終聯結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派遺五萬騎援晉,把李從珂擊潰。938年,石晉正式把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自契丹據有幽燕地區,至1004年宋遼簽訂澶淵之盟,這段時期,契丹開始全面地接觸漢文化,并在政治體制上選擇地(有限度的)或全盤地接受漢文化。契丹在統治漢地后,實施「番漢分治」的兩元政策,「…
官分南北,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治宮帳部落屬國之政,南面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4,南面漢官與投降漢官均沿用中原舊稱,有南樞密院綜理漢人軍政,政事省管理漢人一般行政事務,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為正、副宰相。另外,遼圣宗于989年實行有限度的開科取士,而有遼一代共舉行61次,但規定契丹人不得參加。以上兩項,姚氏認為是契丹「有限度的接受漢文化」。此外,姚氏認為遼圣宗后可汗世選改為嫡長子繼承制為「契丹對于漢化長期考驗后的擇善而從」5。

4.    第四階段(1004-1125)–遼漢共存共榮時期
自1004年遼宋簽訂澶淵盟約,至1125年天祚帝被擒,姚氏認為,契丹到漢化的態度為放任自便(聽從自然選擇)6。這段時期,漢文化已滲入契丹文化之中。遼圣宗后,漢文化為契丹貴族所接受,圣宗善漢詩,曾作曲百余首,道宗把所作詩賦編為《清寧集》,天祚帝的文妃能寫漢詩。圣宗時仿漢人修史傳統,撰修遼史;室昉、邢抱樸等修實錄二十卷;興宗、道宗、天祚帝均修實
錄。姚氏引興宗之生母法天太后違法亂紀遭幽禁后,興宗遵漢族孝親觀念,迎母歸朝,說明契丹人已經全部接受了漢文化的孝親觀念。7

女真人的漢化過程

女真人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習俗。但中原文化在唐、遼時期已在東北傳播很久。女真人興起后,受契丹人、渤海人影響很大。事實上,女真人在推行漢化時,多采行漢化的高級將吏,以渤海人、契丹人為輔佐,而以契丹系的漢人為主干8。姚從吾認為,女真采行漢化的次第是:

1.    接收遼朝內陸化的統治權,不使中斷。
2.    用內陸行政的辦法,逐漸建建立金朝新得地的統治。
3.    逐漸改變生女真散漫的部落的統治,進而成為農業社會的官吏政治。
4.    推行教育、救濟、勸農、考試、考績、法治、保民等比較開化進步的政治制度9。

女真人的漢化過程分為:

1.    第一期(1115-1135)

北宋末年,女真人迅速崛興,從建立金朝到推翻北宋,不過十三年時間(1115-1127)。女真在短時間征服了大片華北土地,「勢力膨脹得太快,中央政府無法控制華北……部落政治的殘余勢力仍然存在」10,太祖完顏阿骨打及太宗完顏吳乞買希望建立一個有強大中央政府之國家。鑒于過去部族經驗不能解決問題,女真統治者「……必須采取中國的思想和制度,他們別無選擇,因為部落生活的經驗不能幫助他們解決這種從未面臨過的問題。」11

女真進行漢化,表現包括于1126年設立中國式的官僚制度(該制度于1134年更新)、統治者新邊的侍從多為漢人(「時金主晟居淶流河御寨,而左右供奉半皆南人」12),重用不少漢化的人如左企弓、韓企先、劉彥宗、時立愛、孟浩、張通古和韓昉等。阿骨打、吳乞買從燕京和汴京遷移很多豪富和工匠到北京,同時帶了無數珠寶和大批漢文物。此外,女真統治者仿效中國禮儀:「……即位時,就位典禮中用了漢儀、如宋的雅樂,中國的告天地禮制。」13另一方面,當時女真主的根據地上京城的城制,是模仿宋城設計,吳乞買亦命令漢人盧彥倫營建京城宮室,并在五京設置太廟等。14

第二期(1135-1161)

女真統治者為加強中央集權及新政權的認受性,實施科舉制度及大量起用漢人知識分子,漢化遂變為不可扭轉的趨向。

金代統治階層構成表(百份比)15
期別
女真
漢人
契丹
渤海

其它
總計
統計人數
宗室
完顏氏
其它
小計
I 1115-1144
50
5
9
64
28
5
3
-
-
100
106
II 1145-1174
20
4
23
47
35
7
6
3.5
1.5
100
192
III 1175-1204
19
3
20
42
50
5
3
-
-
100
104
IV 1205-1234
6
8
35
49
45
4
0.7
0.3
1
100
246


從以上圖表可見,女真官員在初期占據了絕對大多數,但到了第二期漢人的勢力升高了很多,到第三期達到頂點。


金代進士錄取名額16
期間
舉行考試次數
進士總數
每次考試平均數
年平均數
1123-1137
10
883
88.3
59.0
1138-1149
6
1600
266.6
133.3
1150-1166
6
390
65.0
23.0
1167-1187
7
3500
500.0
166.6


從上表亦可見,金朝初期進士總數不多,但到中后期則有倍數增長,可見女真對科舉取士愈趨重視。事實上,女真統治者對考試制度的重視,遠超過契丹和蒙古,在參考漢人選拔官僚機制的時候,將考試、蔭補、世選和軍功四者合用,以維持外族統治者和漢族被統治者之間的平衡。17

此外,女真人大量遷入華北與漢人雜居及通婚,甚至連統治者及貴族,亦多娶漢女為妃妾,因而漢化程度愈發深入。

2.    第三期(1161-1234)

金世宗的統治,有「小堯舜」的美譽。他博覽史冊,特設譯經所,以女真字譯《經》、《易》、《書》、《論語》、《孟子》、《新唐書》等,以教育女真百官、子弟。章宗尊孔讀經,曾說:「律科舉人止知讀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論語》、《孟子》,涵養器度」18章宗亦喜收集歷代書畫名品。

到了金朝末年,入居中國的女真人與漢人文化上的界限逐漸消失,金朝滅亡后,逐漸消融于大多數的漢民族里。因此蒙古入主中原后,把女真人視為漢人無異。

契丹和女真人的漢化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意義

契丹、女真接受漢化的趨勢是不可抗拒的歷史規律,因為后進的民族總是要發展,一旦接觸先進文明后,就會自動采用,逐步仿效;而后進民族去統治先進民族的特殊時期,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就必須采取先進民族原有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去適應客觀事實,否則容易引起被統治人民的反抗,導致社會動蕩。姚從吾先生認為,代表東亞文化的中華文化富有人情味,因此有關各民族都樂于采用。契丹與女真人的漢化,使他們與漢族作出第三次的中華民族大融合(第一次是秦漢,第二次隋唐)。這種大融合,使中原的契丹人、女真人融入漢族(部分女真人融入蒙古族)中去,部分在東北的漢人融入契丹、女真人中去。這種融合,總的來說,都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壯大。中華民族不是單一的漢族,而是中華各個民族;中華文明不是單一的漢文化,而是各族人民共創的多元文化。

另一方面,亦由于契丹與女真等邊疆民族在與漢族戰爭與交流的同時,不斷從中國北方滲透和侵入南方,使中國的人口隨著向南流動,在華南定居和開發,有助于華南的開發和中國文化的向南傳播。

注釋
1 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編:《姚從吾先生全集(五)》(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版),第47頁。
2 同注上,第50頁。
3 同注1,第51頁。
4 《遼史?百官志》
5 同注1,第59頁。
6 同注1,第49頁。
7 同注1,第52頁。
8 同注1,第179頁。
9 同注1,第180頁。
10 陶晉生:《女真史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頁。
11 同上。
12 同注10,第39頁。
13 同注10,第43頁。
14 同注10,第43頁。
15 同注10,第61頁。
16 同注10,第63頁。
17 同注10,第73頁。
18 《金史?章宗紀》

參考:
陶晉生:《女真史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3年版)
姚從吾先生遺著整理委員會編:《姚從吾先生全集(五)》(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歷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漢人漢文化發展
女真的漢化道路與大金帝國的覆亡
從盛世走向衰敗,金朝只用了20多年?原因很值得我們深思
建州女真與朝鮮半島之二:金朝立國之后,女真走上漢化道路
金朝女真與清朝女真是同一個民族嗎?除了婚俗相似外,差異巨大
傳教士在內蒙古發現了一座古墓,從此揭開了一個強大民族消失之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江堰市| 文化| 枣阳市| 镇原县| 崇阳县| 稷山县| 岳阳市| 日喀则市| 法库县| 南靖县| 孟州市| 古浪县| 马公市| 神池县| 新平| 保亭| 巍山| 双流县| 广安市| 娄底市| 信宜市| 都昌县| 靖宇县| 云南省| 马山县| 南漳县| 沽源县| 隆德县| 西林县| 临朐县| 大石桥市| 门头沟区| 平罗县| 丹江口市| 桐庐县| 康保县| 株洲县| 怀来县| 汕头市| 霸州市| 红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