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下屬的“好奇號”與“勇氣號”火星車探索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人們開始越來越了解這顆紅色星球。 |
隨著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下屬的“好奇號”與“勇氣號”火星車探索工作的不斷向前推進,人們開始越來越了解這顆紅色星球。
NASA最新發(fā)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從“勇氣號”傳回的巖石標本檢測結果表明火星在大約距今40億年前便形成了富有氧氣的大氣,這一時間節(jié)點比地球形成類似大氣環(huán)境早了15億年。
科學家表示,此次“勇氣號”所采集的巖石樣本是完美的研究對象,這些巖石的年齡大約在35億歲,它們曾經暴露于火星富有氧氣的大氣環(huán)境當中,后來由于地質運動而被深埋于火星地表之下,現(xiàn)在又被火山活動重新帶到了淺地層,因此大部分氧化證據都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目前,科學家正在將火星表面的巖石樣本與那些墜落地球的火星隕石樣本做一比較,希望能夠找出兩者之間所存在的共同點和聯(lián)系。
科學家認為,此次發(fā)現(xiàn)火星早期曾擁有富含氧氣的大氣環(huán)境對于研究火星生命非常重要,該結論似乎可以證明火星曾經確實擁有孕育生命的條件,但僅憑當下所掌握的信息并不能確定具體的生命形式,它們可以使植物,也可以是原始水生動物或是其他一些什么東西。總而言之,現(xiàn)在對此問題下結論還太早。
如今,人們透過天文望遠鏡或是空間探測器所看到的火星是一顆已經被氧化成鐵銹色的“死亡”行星,但在很多科學家看來,這顆星球或許曾經也與地球一樣,既溫暖又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