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來認識一下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本是每個人身體里都有的內源物質,因為由腎上腺皮質分泌,且調節糖的代謝而得名。它在體內對糖、蛋白質、脂肪的代謝都有調節作用,對水與無機鹽也有影響,但把它作為藥物很多時候并不是看上了這些調節作用。糖皮質激素在較大劑量下有很強大的抗炎作用,能保護機體不受炎癥反應的侵害,同時還能夠抑制免疫反應、抗休克。因此,它被用來治療多種炎癥、自身免疫病等疾病。市面上的糖皮質激素藥物都是內源激素的改良版,特點各有不同但都擁有同樣強大的抗炎能力。看到名字是“XX松”、“XX松龍”的藥物,往往都是這個大家族的成員。
必須承認的一點是,這類藥物往往是非常有效的,作用也相當廣泛,消炎、退熱、抑制免疫反應都不在話下。即使在其他藥物都束手無策的時候,它們也可能仍有不錯的療效。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會用它們來治療許多危重病癥和“疑難雜癥”。比如自身免疫病,由于免疫系統認錯了對象大肆對自身器官進行破壞,而糖皮質激素可以很好地抑制這種異常的免疫反應,價格又相對低廉,因此往往是這類疾病的首選藥物。又比如哮喘,是由于支氣管的炎癥造成的,但這種炎癥不是感染造成的,很難消除,這種情況糖皮質激素也可以發揮很好的抗炎作用,顯著減少哮喘的發作。
不過,正如大家所聽到的那樣,這些好用的激素也會帶來許多副作用。
除了用藥期間的副作用,使用糖皮質激素還有另外一樁麻煩事——停藥。我們有時會聽到“激素會產生依賴”的說法,說的就是這檔子事。不過,要說明的一點是,這里所說的“依賴”并不是指吃激素會像吸毒一樣上癮。人身體內激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腦與垂體的調節,這種調節可以使激素水平維持相對穩定。如果服用額外的激素,體內的激素水平就上升了,調節中樞發現這種情況,就會自動減少體內自身激素的分泌以維持平衡。長此以往,機體就習慣了這種“只要分泌很少的激素就可以”的狀態。此時如果突然撤掉服用的激素,調節中樞一時反應不過來,就會出現體內激素水平過低的情況,出現停藥癥狀,就好像對藥物產生了依賴一樣。
那么,面對既有效又麻煩多多的糖皮質激素,我們如何選擇呢?
首先必須要承認,對于很多疾病,我們沒有更好的藥物可以選擇,而疾病本身又必須要治療,糖皮質激素還是不能不用。如果因為擔心副作用而拒絕激素,疾病的發展得不到控制,往往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不過,也不能任由糖皮質激素惹來那么多麻煩,合理地使用可以幫助減少一些副作用。比如把劑量維持在有效的最小劑量、能局部用藥(比如吸入)就不全身用藥等等。此外還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在用藥期間可以適當補鈣,使用一些保護胃粘膜的藥物,并定期復查。至于停藥的問題就更好解決了,只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慢慢減量,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