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般認為最佳生育年齡應在30歲以下,通常將預產年齡超過35歲的產婦稱為高齡產婦,生育子女的風險會增大。”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主任金華告訴記者:“目前來看,在為單獨二孩做孕前準備的人群中,35歲以上的女性已經(jīng)超過總體的50%,40歲以上女性則在5%左右。” 本報見習記者 陳曉麗 身體綜合素質降低,高齡產婦生育風險大 隨著年齡增加,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的身體綜合素質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高齡產婦往往面臨較大的生育風險。“出現(xiàn)染色體異常胎兒的幾率會明顯增加,一些妊娠并發(fā)癥也比較多見,例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等,同時,流產的可能性也增大。”濟南市中心醫(yī)院產科主任田敬霞解釋道。 “高齡產婦雖然存在不少風險因素,但是大部分風險仍然可以通過詳細的孕前和孕期檢查而避免,同時在孩子出生以后,還可以進行新生兒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甲狀腺、聽力等方面的病情。”據(jù)金華介紹,為了保障孕婦和新生兒的安全,可做好三個階段的預防工作,孕前一級預防,孕中二級預防,以及孩子出生以后的三級預防。 對于孕前一級預防來說,金華表示,夫婦兩人都應該做好相應的孕前準備,尤其是高齡產婦,包括孕前檢查和身體常規(guī)體檢。“在懷孕前,可以做一些常規(guī)的健康查體,還有精液檢查、優(yōu)生四項、葉酸水平、肝功腎功、尿常規(guī)、稀有血型檢查等,年齡越大檢查項目就越全。” “孕前檢查是常規(guī)體檢所不能代替的。”田敬霞提醒道,“這是預防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關口,如果檢查結果表明存在一些感染等癥狀,一定要等到治療結束后再懷孕。” 二胎宮外孕幾率比一胎大得多 “在門診上碰到過不少孕婦,覺得第一胎沒問題,第二胎也不會有事,再加上有了經(jīng)驗,就忽略了產檢。等到出現(xiàn)問題來檢查的時候,孕婦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高血壓、蛋白尿等癥狀。”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科主任牟瑞麗表示,“由于生育第二胎的時候,女性年齡往往已經(jīng)偏大,其實比第一胎更容易出現(xiàn)問題,產檢一定要做好。” 據(jù)金華介紹,產前檢查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在孕早期(懷孕40天左右)建議做B超檢查排除宮外孕,“生二胎時發(fā)生宮外孕的幾率要比第一胎大的多,還可能存在一些感染癥狀”;孕后50天左右,應做胎心檢查,排除胎心停跳、胚胎停止發(fā)育等狀況;孕后11-13周,B超測量胎兒頭長和臀長,以及頸后透明帶。 山東省齊魯醫(yī)院婦產科護士長史徳煥提醒道:在孕后15-20周,應做產前篩查;如果預產年齡超過35歲,或者曾經(jīng)有不良孕育史的孕婦,在孕后15-20周則應做產前診斷。 史徳煥說:“也有些指征表明不需要進行產前篩查,可以直接進行產前診斷。” 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孕婦年齡在35周歲以上,或者胎兒父親在50周歲以上;胎兒父母一方存在染色體異常;孕婦此前生過21-三體異常、神經(jīng)性異常、或代謝性異常(如嬰兒死亡)的嬰兒;此前存在過不明原因反復流產或死胎現(xiàn)象;羊水過多或過少;孕婦接觸過過多藥品,例如染發(fā)劑、農藥、放射性元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