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繁花似錦。期盼已久的返校復學終于提上議事日程,學生們即將踏入久違的校園。做好線上線下教學銜接,成為所有老師和同學們返校復學之初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如何做好教學銜接工作?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
1.全面落實學情,檢驗線上教學效果
因新冠疫情嚴重形勢,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意見指導開展線上教學,這是延期開學期間維持教育教學工作運轉的應急之策,減少了新冠肺炎疫情對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帶來的負面沖擊和影響,取得了應有的成績。但也存在極大的問題,比如線上教學缺乏師生感情的隨機交流,對學生的激勵和鞭策不到位;缺乏實時的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問題的靈活性、生成性不夠;缺乏常規課堂的接觸感和現場感,師生激情和課堂氣氛難以充分調動;缺乏有效的課堂管理,部分學生學習效果難以保證導致兩極分化加劇。因此,落實學情,檢驗線上教育效果顯得尤為必要。作為教師要認真全面梳理線上教學內容,精心謀劃效果檢測工作可以通過學業檢測、問卷調查、個別溝通、作業分析等途徑開展。學業檢測是主要方式,根據學業檢測情況,及時開展學情分析,找準學生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的實際落點和課程標準要求之間的差距,既要針對學生整體又要針對學生個體,既要找出問題所在又要挖出問題根源,既要關注學習成績又要關注行為習慣,既要做到教師清楚又要做到學生、家長清楚,既要針對既得性又要針對前瞻性,以確保全面分析、準確查漏,為補償教學打好基礎。
2.有效開展補償教學,彌補線上教學短板
根據教育部“要認真進行串講復習,在確保每名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教學”指示精神結合學情分析發現的問題,制定區別性的補償辦法。線上教學因時空限制,教師講解多,學生“聽”較多,實踐練習較線下學習相對少,因此,在教學銜接中要注重學生實踐練習的效果串講復習,要加大學生訓練練習力度。學生整體性問題需要專門備課,利用上課時間,安排少量課時,實行定點突破,進一步強化相關知識和能力,達成學習目標。學生個性化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回看線上教學視頻,自主復習,反復練習,個別指導等辦法進行逐步解決,利用課余和自習時間,開展個別輔導。要把握講練評等教學手段的功能區別。以促進能力和素養提升為根本目的,以薄弱知識點的教學強化為基本要求,以針對性的限時練習為補充措施,以及時批改和點評為跟進手段,多措并舉,精準推進,提高時效。要充分發揮教師在問題矯正中的主要擔當,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利用“兵教兵”的方法,加強幫扶力量,縮短矯正周期。矯正之后,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開展再次檢測的必要性。
3.堅持高效補償,杜絕加重學生課業負擔
要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堅決杜絕課堂教學的“唯恐講不會”“唯講是從”現象,提倡講練結合,在克服“練的盲目性”的基礎上,注重練的針對性、系統性、拓展性、立體性、情景性、變式性、限時性。堅決反對“課上滿堂灌”,“課下瘋狂練”,強壓課下作業,瘋狂擠占學生課余時間,加重學生負擔。合理控制作業的數量,及時安排課后的學習補償。根據學生課堂學習達成反饋情況,科學安排課后輔導的內容。在課后輔導中,要及時跟進教學補償。要善于借力線上教學優勢經驗,借助微課、答疑、連線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疑點、難點和薄弱點講解,幫助學生解決學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