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根治糖尿病?中醫是非常優秀的傳統醫...
中醫能根治糖尿病?
中醫是非常優秀的傳統醫學,中醫能治病,這已經成為世界人民的共識。由此,中醫正在走向世界,正在幫助越來越多的外國病人。
那么,中醫能根治糖尿病嗎?
專家的答案是:不能。其理由是:中醫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內環境和代謝,可以作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輔助治療方式之一。
但中醫并不能根治糖尿病,就目前醫學發展的現狀來說,尚沒有世界范圍內公認并成熟應用于臨床的可以根治糖尿病的技術和方法,所以糖尿病仍然屬于終身性慢性疾病,需要長期監測及有效控制。任何標榜可以根治糖尿病的藥物或保健品,均有夸大和欺詐的嫌疑。
我是中醫人,我臨床治療了不少糖尿病患者,我的觀點是:能。
脾主運化,主升清,主散精。飲食入胃,經過脾的運化、升精和散精功能,才能輸布于五臟六腑和四肢百骸。
一則,血糖升高的病因分析
糖尿病患者發病前常有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等因素直接傷及脾,致使脾胃受其困頓,中焦之氣戕伐,健運失常,水谷不化,精微不生,血糖不運,脾失統攝,尿糖漏泄。
《丹溪心法》說:“酒面無節,酷嗜炙煿……于是炎火上熏,腑臟生熱,燥熱熾盛,津液干焦,渴飲水漿而不能自禁”。《內經》說:“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素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也就是說,糖尿病的病因多系恣啖肥甘,以致脾運失暢,濕熱內盛,肝腎陰虧。
若脾虛,不能運化、升清、散精,則飲食水谷精微不能輸布,積滯于血管之中,是為糖元,糖元過高,即形成血糖升高。
且脾主四肢,主肌肉,人體四肢肌肉之所以豐潤,依賴脾的運化水谷精微以濡養。若脾不散精,雖然血液里糖元含量升高,但四肢肌肉得不到濡養,則會四肢無力,甚至消瘦,日久則形成血瘀,手足四肢末梢失于濡養則麻木。
二則,從脾論治糖尿病
我主張治療糖尿病從脾論治。我臨床依此理念施治糖尿病患者,結合臟腑辨證,以湯藥為主,配合針灸,療效滿意。
從脾論治糖尿病,始于醫圣張仲景,他有白虎加人參湯方,以清熱為主,益氣為輔。之后歷代知家皆有發揮,不斷完善從脾論治的思路與方法。比如,明代大醫李梃在《醫學人門》曾明確指出:“治渴,初以養肺降心,久則滋腎養脾……然心腎皆通于脾,養脾則津液自生。”強調治脾的重要性。
張錫純主張重用黃芪、山藥、豬胰、雞內金等益氣健脾之品。他認為黃芪能“助脾氣上升,還其散精達肺之歸”;山藥能“補脾固腎,以止小便頻數,…”;“豬胰則以臟補臟”,豬胰與雞內金“同為化食之物”,“用雞內金者,因此證尿中皆含有糖質,用之以助脾胃強健,化飲食中糖質為津液也。”
民國大醫施今墨治療糖尿病也十分重視升發脾胃之陽氣,他認為:“倘僅用苦寒、甘寒以折之,則中焦之結不開”他重視用黃芪配山藥、蒼術配玄參以降血糖,此四藥皆治脾之妙用。
我臨床應用一些健脾的中藥,多屬性味平和,甘淡滋養之劑,溫而不燥,補而不膩。
再者,糖尿病是一種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需要飲食控制,加強運動,與中醫相結合(包括湯藥與針灸),當然有徹底治愈的可能。
但若病情已久,五臟已虛,病重藥輕,則可能難以根治。若血糖升高明顯時,建議配合西藥來控制血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