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中國共有4100個姓.目前中國前十大姓都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單姓人口超過1%漢族人口的大姓。
1、李姓
李姓是中國第一大姓,分布很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就地區而言,李姓在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東南沿海諸省中,比例僅在4%左右。
2、王姓
王姓是中國第二大姓,分布全國各地,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65%,尤以山西、河北、河南最多!
3、張姓
張姓是我國分布很廣、人口眾多的姓氏之一,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7.07%,中國人口第三大姓。尤以山東、河南、河北、四川四省為最多。
4、劉姓
劉姓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5.38%,為中國人口第四大姓。北方地區的河北、內蒙古、遼寧、京津地區中劉姓比率較高,約占該地區漢族人口的8%以上。
5、陳姓
陳姓是人口列全國第五位的大姓,約占全國漢族人口4.53%,南方地區多陳姓。在臺灣、廣東二省,陳姓約占本省人口10%以上,為省內第一大姓。
6、楊姓
楊姓為中國第六大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3.08%,在全國分布極廣,尤以長江流域的省份多楊姓。
7、趙姓
趙姓是分布很廣、較為常見的姓氏之一,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29%,為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第七大姓。
8、黃姓
黃姓分布極為廣泛,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2.23%,在中國最多的十個姓中排第八位。黃姓在要集中于工江以南地區,廣東省的黃姓人口最多,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廣西、江西等省黃姓人口也比較多,以上五省的黃姓人口約占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56%。
9、周姓
周姓是當今常見姓氏之一,分布極廣,約占全國漢族人口2.12%,在中國姓氏人口中占第九位。在長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對其他地區要高。
10、吳姓
吳姓是當今較常見姓氏,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總數的2.05%,位居當今中國人口最多的十大姓氏第十位。江南各省吳姓均占省人口總數的2%以上,尤以福建為高,約占該省人口5%,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江南大姓。
公安部公民身份號碼查詢服務中心唯一指定運營支撐單位身份網,借助公安部“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對中國公民的名字進行了統計。統計顯示,中國人名呈現明顯的北“硬”南“軟”地域特點。按照統計結果,中國人的姓名均有所在地區的特點,而這些姓名的常用字,也會因地區的不同而有差別。
比如,北京,排在北京市前五名的姓氏依次是王、張、李、劉、趙。最大姓氏是王,占到總人口的10.35%;其次是張,占9.4%;第三位李,占8.54%;劉姓占6.91%;趙姓占3.45%。上海市戶籍人口中叫“陳潔”的最多,共有3937人。排在前10位的姓名依次是:陳潔、張敏、張偉、張燕、王秀英、張秀英、張磊、王偉、陳燕、王芳。上海市戶籍人口中最大的姓氏為“張”姓,共有896758人,排名前10位的姓氏依次為:張、王、陳、李、朱、徐、周、沈、吳、陸。上海的常用姓名和杭州、南京十分接近,潔、敏、燕、芳、萍等字在這三個城市的使用都很頻繁。
這份統計資料,還體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南北東西的文化差異居然也能在姓名上體現出來。比如,北京人女性多以靜為名,哈爾濱人女性多以淑為名,這些字與江南城市相比略顯剛強。在廣州,常用姓名則表現出粵文化的特質:受港臺文化影響很大,特別是商業氣氛帶來了入世精神,廣州前十名依次為陳志強、黃志強、李志強、陳偉強、陳俊杰、陳妹、梁妹、黃俊杰、陳志明、陳麗華。志強、俊杰等詞匯,少了江南城市的清麗,多了幾分自我自強的精神,而妹字的使用則帶有當地方言的色彩。
從全國31個省會市、直轄市的姓名統計情況來看,前10名中兩字名居多,主要也集中在姓氏統計中王、張、李、趙、劉等“大姓”之中。在31個城市中“張偉”位居榜首,2億人中共有59275個張偉,“王偉”、“李偉”與“劉偉”分別為2、3、4名。前4名的姓名中“名”全是“偉”字,可見中國百姓在起名時對“偉”字情有獨鐘。
在成都,人們起名字好像更加偏愛勇字,排在前10名的姓名中有5個名字都是以“勇”作為名,成都人在起名字時把一個“勇”字用到了極致,排在前10位的其他姓名,也是以強、敏、偉、靜等反映人們品質的字作為名字。與成都相鄰的貴州也有這樣的特點,前十位都是兩個字的,且分別有五個名字都是以“勇”作為名字。
由于文化不同,昆明人姓名則表現出截然不同的信息。昆明市排名前十位的姓名中有七個都是三個字的名字,“秀英”“桂英”等反映女性優秀品德的名字在同名同姓現象中還占有重要的地位。
綜合來看,西南地區城市同南方的廣州、南寧、海口的同名同姓現象差別較大,反映出較為明顯的地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