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稻盛和夫先生去世了,他創造的商業奇跡當下無人超越。"敬天愛人,利他之心"成就了他的的傳奇人生,六項精進智慧指導著我們持續成長,十二項經營哲學更值得我們好好學習踐行,抵御漫長地寒冬。
越是錯綜復雜的問題,就越要根據簡單的原理和樸素的思想進行判斷和行動。我想這是撥開云霧見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質和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
01 六項精進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稻盛和夫曾說過:“今年也許不景氣,但不管哪個年代,不管怎樣的不景氣,只要拼命工作,任何困難都能克服。
要想度過更加充實的人生,就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自然界的動植物都在為生存拼盡全力,我們人類也應如此。認真并竭盡全力地工作,這是我們做人應履行的基本義務。
為此,首先要熱愛工作,只有熱愛了,才能做到埋頭工作,才能產生“做出更好產品”的想法,自然而然地開始創意鉆研。
癡迷于工作,熱衷于工作,并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這種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會給我們帶來豐碩的成果。
??要謙虛,不要驕傲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惟謙受福”,意思是只有謙虛才能獲得幸福。
在社會上常有一種錯覺,好像只有那些不擇手段擠垮:人的所謂強硬派才會取得成功,但事實絕非如此。成功的人是那些內心具備燃燒般的激情和斗志并能做到謙虛內斂的人。在生活中具備謙虛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即使是這樣的人,在取得成功,獲得較高地位之后,也常常會失去謙虛的態度,變得傲慢起來。有些人在年輕時謙虛努力,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地變得驕傲,甚至誤入歧途。
在人的一生中將“要謙虛,不要驕傲”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內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要每天反省
我們要養成在每一天結束的時候,對這一天進行回顧和反省的習慣。
例如:今天有沒有讓別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親切? 是否傲慢?是否有卑怯的行為?是否有利己的言行?回顧自己一天的言行,確認是否符合正確的做人原則。如果自己的行動或言語當中有值得反省之處,就必須加以改正。
每天進行反省可以促進我們人格的完善、人性的提升,因為每天的反省可以抑制自己的邪惡之心,讓良心更多地占據我們的心靈。
能夠取得不斷進步的人是那些“每天進行反省”的人。
??活著,就要感謝
人無法獨自生存。每個人不僅需要空氣、水、食物等大自然的恩惠,還離不開親人、同事和社會的支持。我們能夠生存下去,正是因為有了所有這些環境因素的支撐。
只要這樣想,就自然會萌生出感謝之心。雖然,當我們不斷遭遇不幸或疾病的時候,即便別人說“要懂得感謝”我們也很難做到,但是我們還是要對“活著”表示感謝,這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產生了感謝之心,就可以自然地感受到幸福。感謝生命,感受幸福,可以使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更加順利。
不要徒勞地抱怨、不滿,而要坦誠地對目前擁有的東西表示感謝,并將這種感謝之心用“謝謝”的話語或者笑容向周圍的人們傳遞。這樣做可以使自己和周圍的人更加平和、更加幸福。
??積善行,思利他
中國有句古語“積善之家有余慶”,這就是說多做善事的家庭就會有好報。
世間存在著因果報應的法則,如果思善行善,你的命運就會朝著好的方向轉變。當然,事業也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善,就是指待人親切、正直、誠實、謙虛等,這也是做人應有的最基本的價值觀。就像古話“好人有好報”說的那樣,積善行可以使我們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人生中,每個人都會失敗、犯錯。但是,由于我們都是在不斷失敗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即使失敗也沒有必要沉浸于悔恨之中。
有句話叫“覆水難收”,意思是一旦潑出去的水是無法收回的。所以,無休止地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悔恨、煩惱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這樣下去會引發心理疾病,甚至給自己的人生帶來不幸。
雖然需要反省自己的錯誤,但反省之后就不能再為此煩惱,必須義無反顧地走向新的起點,開始新的生活,這是十分重要的。
對已經發生的問題,不能無休止地煩惱、惶恐不安,要用理性加以思考,并付諸于新的行動,這樣就能夠開創人生的新局面。
02.稻盛經營十二條
1. 明確事業的目的與意義。
這一條也適合我們普通人。作為普通人,若是樹立正大光明,符合大義名分的使命和目的,就可以為人生正確導航,就會充滿做事的動力和干勁。
2. 設定具體目標。
有了愿景目標,還娶制訂實現愿景,目標的具體計劃,重要的是,這種目標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必須明確,要有明確的數字目標。
3. 胸中有強烈愿望。
要懷有能夠滲透到潛意識之中的強烈而持久的愿望。
我們心中描繪的事物可以實現。“無論如何都要達成目標”的愿望的強烈程度就是成功的關鍵。尤其是,一旦驅動潛意識,就能更大幅度地拓展企業經營。
潛意識通常潛藏在顯意識之下,是憑借自己的意愿無法控制的意識。潛意識具有很大的容量,我們人從生到死,全過程中的一切體驗、見聞、感觸,都蓄積于這潛意識之中。
想要靈活地運用潛意識,需要反復地不斷地加強思維體驗。自己制定的經營目標,從早到晚,夜以繼日,24小時反復思考。這樣強烈而持續的愿望,就會進入人的潛意識,自己也就自然而然地朝實現目標的方向前進。
目標越難越高,就越要懷有實現目標的強烈而持久的愿望。設定高目標,并懷有強烈而持久的愿望去實現這一高目標。
4. 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
需要每天不間斷的堅持。無論如何偉大的事業,都是一步一步地、鍥而不舍地點滴積累起來的,絕對不能忘記這一點。
5. 追求銷售最大化和經費最小化。
利潤無需強求,量入為出,利潤必定隨之而來。
6. 定價即經營。
定價是領導的職責。價格應定在顧客樂于接受,公司也能盈利的交匯點上。
定價要求滿足一點,就是在正確判斷商品價值的基礎上,盡量讓單個利潤與銷售數量乘積為最大值。此外,這個價格還必須是讓顧客樂意付錢購買的最高價格。
必須在深思熟慮后定下的價格之內,努力獲取最大利潤。這時,不要考慮材料費、人工費等各類經費必須花多少,應該統統拋開一切諸如此類的固定觀念或常識。在滿足如規格、質量等一切客戶要求的前提下,必須千方百計,徹底降低制造成本。
7. 經營取決于堅強的意志。
經營需要洞穿巖石般的堅強意志。所謂經營,就是經營者的“意志”的表達。一旦確定目標,無論發生什么情況,目標非實現不可,這種堅強意志在經營中必不可少。
這時重要的一點是,必須獲得員工的共鳴。雖說經營目標是從經營者的意志中產生,但是同時這個目標必須獲得員工的共鳴,由員工發出“那么讓我們一起干吧”的呼聲才好。也就是說,體現經營者意志的經營目標必須成為全體員工的共同意志。
8. 燃燒旳斗魂
經營需要強烈的斗志,其程度不亞于任何格斗競技。
即便企業規模較小,經營者如果不能為了保護員工而發揮威力強大的斗魂,懷揣斗志投入企業間的競爭,將必敗無疑。這種絕對不認輸的強烈斗魂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平時柔弱,連吵架都不會,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斗魂的人,但成為經營者之后,為了保護廣大員工,面臨危險時,要立即挺身而出。如果沒有這種氣概,經營者就不可能得到員工由衷的信賴。
9. 拿出勇氣做事
?拿出勇氣做事不能有卑怯的舉止。在對事物做判斷時,需要“勇氣”。我認為,堅持“作為人,何謂正確”這條原理原則進行判斷,就不會發生大的失誤,因此始終貫徹這個原則開展經營。
當然由于按原理原則得出結論,自己也有因此而面臨災難的時候。此外,也有遭受他人誹謗詆毀的時候。即便如此,也坦然接受,堅定地做出對公司有利的判斷。經營者只有具備真正的勇氣才能做到這一點。
10. 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明天勝過今天,后天勝過明天,刻苦鉆研,不斷改進,精益求精。
如果只憑借自己的現有能力,判斷今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就根本無法開拓新事業。只有通過“現在沒法實現的目標,無論如何也要想方設法去實現”這種強烈的使命感,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的事業和創造性的企業。
在這種強烈的意識支配下,每天不斷鉆研、不斷創新,只有在這樣的道路前面,才會出現創造性的事業、獨創性的企業。
11.以關懷坦誠之心待人
買賣是相互的,生意各方都要得利,皆大歡喜。
關懷之心,又可稱作“利他之心”。也就是說,不只是考慮自己的利益,也要考慮對方的利益,即使需要犧牲自我,也要為對方盡力的美好心靈。在商業的世界里,這種心靈是最為重要的。
就像諺語“善有善報”說的一樣,關懷他人,最終福氣會回到自己身邊。尊重對方,為對方著想,也就是“利他”的行為,乍看似乎會給自己帶來損害,但從長遠看,一定會給自己和別人都帶來良好的結果。
12.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抱著夢想和希望,以坦誠之心處世。
從長時段看,樂觀向上、積極努力、鍥而不舍,必會有好報。因為自然界本來就是這樣,這個世界本來就如此。
稻盛和夫先生將這一點描述為“與宇宙意志合拍”。關愛之心、謙虛之心、感激之心、坦誠之心,抱著這樣的美好心靈,堅持踏實努力。不斷思善行善的人,他們必會時來運轉,幸運一定會關照他們。我們從靈魂深處堅信這一點。
稻盛和夫先生知行合一,他創造的經營哲學和修行智慧值得我們反復學習,認真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