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收入,在家里帶孩子的全職媽媽,在韓國被稱為“媽蟲”。
最初,“媽蟲”只是指那些在公共場合沒能管教好孩子的母親,后來被普遍用于形容那些“寄生”于丈夫,整日無所事事的全職太太。
“洗衣服有洗衣機,還有吸塵器不是嗎?現在的女人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
帶女兒出門曬太陽的金智英被路過的白領男性低聲諷刺,《82 年生的金智英》的作者趙南柱在寫這本書時也經歷過相似的情況。
趙南柱
在書中,金智英將女兒送入幼兒園的行為被指責是“推卸為人母的責任”。待在家里沒事做的女人還要把孩子丟給幼兒園,不就是偷懶么?
趙南柱比金智英幸運些,丈夫從不反對她想要重新開始工作的心愿,但也并不打算為給孩子找幼兒園的事出力。
就像在吵架時人們會脫口而出的那句“你媽沒教好你么”,養兒育兒的第一責任人一直被默認為母親。如果一位母親想要爭取自己的時間,那她就應該自己想辦法將孩子托付到別處,而此事與父親無關。
趙南柱順利為女兒找到了幼兒園,終于有時間能夠開始寫作。截至《金智英》完稿之日,趙南柱只花了兩個月。
與上一本小說完全相反,《金智英》的語調平實而寡淡,更近似于一次社會學報告。這是趙南柱有意為之,她知道金智英的人生折射著現實社會中每個女性的遭遇,無論她們有著怎樣的貧富或階級差異。
因此,她希望女性讀者在讀這本書時能夠產生“我也是這樣”的共感。
《82 年生的金智英》劇照
在《金智英》的影響力下,女議員金秀敏提出了名為“金智英法”的法律修正案提案,不僅要求改善女性在職場上的工酬劣勢,還提倡男性申請產假與育兒假。
“男性也可能是長期父權制的受害者。希望不要把歧視和逆向歧視看作是男女的問題,這是韓國社會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