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考生們丟三落四的新聞都少不了。
每年高考,也總有那么幾個迷糊的考生走錯考場。但是同樣的,每年高考也會發生很多令人感動的事情。
在今年高考,兩位母親火爆全網。
她們兩個,一個是環衛工人,一個是公司老板;一個頭發花白,一個姿態優雅;一個手拿礦泉水,一個手捧鮮花。
但是這些差異并不妨礙她們那優秀母親的身份,她們共同構成了2023年高考考場外最靚麗的風景線。
環衛工人母親叫任紅娟,6月8日下午,還沒來得及脫下工作制服的她匆忙買了一瓶礦泉水,
在考場外望眼欲穿地等待自己即將要結束考試的兒子。
隨著收卷鈴聲的響起,結束了考試的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
在人群中,任紅娟一眼就看到了兒子任旭明。
幾乎是在同時,任旭明也看到了媽媽。他激動地跑過去,和母親緊緊地相擁在一起。
母親流淚了,兒子也跟著流下了淚水。任紅娟也把自己手中那唯一的一瓶礦泉水遞給了兒子。
這一幕,被網友貼心地記錄下來,感動了整個網絡。
任旭明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父親在工地打零工,母親是環衛工人。
他的上面還有一個哥哥,現在已經工作。
任旭明知道,父母辛辛苦苦把自己和哥哥養大并不容易。
還在讀書的他不知道要如何回報父母,只能用自己的一張又一張獎狀來回應父母的辛苦。
考試結束后,他決定去打暑假工,為自己賺學費。
在視頻走紅后,有不少熱心網友都提出要資助任旭明讀書。
可是,任紅娟都堅決拒絕了。
她認為,自己和丈夫都還年輕,他們要靠自己的雙手供孩子念書。
同時她也強調,自己不想給孩子那么重的心理負擔。
任旭明如此懂得感恩,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沒能給他令人羨慕的生活條件,但是卻給了他最好的愛和支持,
也身體力行地告訴任旭明:美好的未來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
很多人都說這是寒門出貴子最好的例子。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2017年滄州市的高考理科狀元龐眾望,
他也用自己的經歷向人們展示了什么才是寒門出貴子。
和任旭明相似的是,他們都幸運地生長在一個充滿了愛的家庭。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最好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法國的教育專家通過研究發現,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僅有15%和學校教育有關。
相比之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要更大。
我們不難發現,社會新聞里爆出的那些熊孩子,背后往往都少不了熊家長。
熊家長用自己的所作所為給孩子做了一個又一個錯誤的示范,讓孩子越長越歪。
而像任旭明和龐眾望這樣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樂觀開明、不卑不亢的母親。
是母親教會了他們如何不卑不亢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是母親通過言傳身教告訴他們,做人一定要自己,千萬不能走捷徑。
父母是什么樣,孩子就是什么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孩子就是父母的復印件。
和環衛工媽媽一起爆火的還有一位母親,和環衛工媽媽不同的是,
這位媽媽畫著精致的妝容,身材、氣質、容貌具佳。
她穿著優雅的黑色旗袍,手捧一大束鮮花,站在考場外等待自己正在高考的女兒。
據了解,這位媽媽是一位職業女性,是一家公司的老板。
今年女兒高考,她特意提前半年飛回老家,陪伴女兒度過最后的沖刺階段。
當她看到女兒從考場中出來時,她微笑著把鮮花遞給了女兒,
并對著女兒說了一聲:“辛苦了。”
看到母親的女兒也微笑著回應母親:“謝謝你,你也辛苦了!”
說罷,母女倆相視一笑,隨后便擁抱到了一起。
從母女倆的對話不難看出,女兒和母親的關系不僅特別好,而且還很平等。
和很多母親不同的是,她沒有第一時間去問女兒考得怎么樣。
一束鮮花,一個微笑,一句“辛苦了”,
已經表明了她的態度:相對于女兒的成績,她更在乎女兒本身。
無論成績考得怎么樣,最辛苦的都是女兒。
而她提前半年回到老家更多的并不是為了女兒的成績,
而是希望女兒能夠感受到母親的陪伴和關注,有母親在,女兒備考得也會更加安心。
另一邊,女兒也清楚母親的付出。
因此,面對母親的一句“辛苦了”,她也同樣用微笑和“辛苦了”回應。
不需多言,千言萬語在此刻都化為了愛,融化在母女倆的心里。
在中國,這種平等的親子關系并不常見。我們常說,分是學生的命根。
但是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分數更多的成為了家長的命根。
他們關心孩子的成績、排名,是否能上一個好大學,
是否會有出息能夠讓他們揚眉吐氣,但是卻忽略了孩子本身。
很多家長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愛其實是有條件的。
他們的這些做法會讓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孩子會覺得,如果自己沒有取得良好的成績,
沒有滿足父母的期待,就不配得到父母的愛。
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往往在和他人相處的時候都會感到特別自卑,
會下意識地去討好身邊的人。
美國臨床心理學大師羅杰斯認為,對于一個幼兒來說,父母無條件的關注和愛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這種無條件的愛不會向孩子提出任何要求,孩子會感受到,
無論他們身上有什么缺點,他們都在被父母深深地愛著。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心里就會形成一個安全島。
他們不畏過往,不懼將來。他們不會害怕受到傷害,也很少會蠢到為了別人而傷害自己。
因為他們知道,父母永遠在自己身后。當他們長大后,這種安全感就會成為一種潛意識。
兩位媽媽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她們都深深地愛著自己的孩子,
她們把自己最好的愛都給了孩子,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