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的用心和付出。
暑假期間,請家長做好孩子的監督和引導工作,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且有意義、充實的假期。
——鹿媽
來源 | 猿輔導家長圈(ID: yfdxuexiquan)最近,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魏書生的一段演講火了。
養兒如雕玉,真正優秀的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匠師,悉心雕琢,用心引導,璞玉才能慢慢蛻變為美玉。
低級的父母盯成績,每天催孩子寫作業,孩子寫完就萬事大吉了。而真正有遠見的父母,會在假期努力管好這7點,堅持一個假期,孩子想不優秀都難。管住態度
孩子放學回家把書包隨手扔在地上,然后就在沙發上看電視打游戲;
上網課分心走神,剛坐下就想喝水上廁所,靜不下心來;
老師布置的作業一拖再拖,最后隨便抄抄答案,敷衍了事。
無論孩子現在成績有多好,腦子多聰明,態度不端正,就等同于埋下了一顆隱形炸彈。很多孩子對學習不上心,其實是因為他不知道為何而學,自然也不知道為什么要努力。
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單純讓孩子做作業、刷題,而是要點燃孩子對知識、興趣的渴求,激發他們的學習內驅力,讓孩子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讓孩子讀散文、詩歌,不是為了做閱讀理解,而是因為讀懂文字,我們的靈魂才能抵達更遠的未來。
讓孩子學數學,不是為了提高計算的精確率,而是因為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生活。讓孩子學習英語,不是為了更標準的發音,而是通過語言,我們才能看見更廣大的世界。讓知識回歸知識的本質,而不是分數,從內心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
引導孩子形成自律
“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
我們莫名其妙地發脾氣、莫名其妙地把事情搞砸、莫名其妙地傷害孩子。這些我們覺得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是我們的潛意識,也就是我們的習慣。
習慣一旦形成,非常頑固,甚至終其一生,我們都難以撼動。所以在假期狠抓孩子的習慣,往“死”里抓習慣,一點都不過分。孩子拖延磨蹭,一篇作文寫一晚上都沒寫完;
孩子粗心大意,考試作業總會出點小錯誤;
孩子脾氣差愛發脾氣,一言不合就發火;
孩子懶惰成性,回家一點事都不做......
這些都是孩子的壞習慣,必須趁孩子還小,把它們消滅在萌芽狀態。但很多孩子計劃做好了,卻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習慣還是沒有培養起來。
德國心理治療師伯特·海靈格在《誰在我家》一書中說過:這句話的本質就是:讓孩子感受到壞習慣給他帶來的痛苦,并且同時感受到改正壞習慣對他有莫大的好處。參透了這句話,就能夠成為一個具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孩子以后再有壞習慣,也會自行修改。
比如因為他的拖延,我們的高鐵票延誤了,我也不罵他,但是我會跟他說:因為你的拖拉,這次出行我們決定取消,因為沒有其他票了。
孩子心里肯定難受,但是我覺得只有讓他“痛”了,他才會改變,這比我催他100遍更有效。
這一招還是很管用的,以后出行,孩子總是動作最快的那個,再也沒讓我催過。
“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把改變的權利交給孩子,而不是靠父母的催催催。避免孩子缺乏獨立
“所謂成功的父母,就是努力在將來的某一天,成為孩子生命中可有可無的人。”
親子關系是唯一以“分離”為導向的親密關系。
戀愛關系、伴侶關系、夫妻關系,都是以“聚合”為目標的,人們在經營這些關系時,都會以“更長久地在一起”為目的。而親子關系則是以“將來能更好地分離”為目的。
如何更好地實現分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假期非常適合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做家務、做飯、洗衣等小事,都是鍛煉孩子獨立性的項目。遼寧省盤錦市前教育局局長魏書生演講里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家務。
“從明天開始大家回去落實:全盤錦市的孩子回家都要做家務勞動。有時間多做,沒時間少做,但不能停下來。一分鐘也要做,做半個小時那就更好。”
但很多家長都覺得做家務沒必要,還不如把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學習,殊不知做家務對孩子也是另一種鍛煉。
“我的成功得益于母親從小的家務教育。很難想象那些只會念書,連煎蛋、煮蛋都不會的孩子,會懂得怎么做實驗。”
朱棣文,出生于“美國史上最牛華人家族”,這一家出過12位博士、3代教授。
他的兩個兄弟,一個是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一個是知名律師所的律師,而他自己不光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還曾擔任美國能源部長。很多人好奇朱媽媽的育兒秘籍,但實際上,朱媽媽是通過做家務來教育孩子的。
通過家務,朱棣文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還養成了專注的好習慣。而這些能力和習慣對他日后的科學研究都大有裨益。這個假期,讓孩子做一些家務吧,家長懶一點,孩子才有勤快的機會。
不在小學欠下閱讀的賬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四年級突然下滑;
孩子小學成績名列前茅,上初中越學越吃力。
其實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孩子長期保持閱讀習慣產生的差異。報日人民就曾經發文說:“小學孩子在閱讀上欠的賬,遲早都是要還的。”
小學的成績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小學階段的重點應該是閱讀,而不是成績。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沒有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作業中,那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會被餓死。孩子成績不理想,如果真的有靈丹妙藥,那肯定是閱讀。從應試的角度來說,語文一半是閱讀理解一半是寫作,數學題干越來越復雜,更考驗閱讀能力,英語也是通過長篇閱讀來做題,上初中以后的物理化生都需要廣泛閱讀。
語文教育專家王林說“閱讀是讓孩子學會思考,它應該跨域語文課。”
拋開閱讀理解、命題作文,這個假期,多給孩子買一些書籍,多讓孩子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吧。治愈孩子不良心理
現在的孩子有越來越多的情緒問題,嚴重一點就是抑郁癥。
但很多父母似乎看不到這一點,會覺得他們才多大,能有什么心理問題?
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調研顯示,近25%的青少年表示感到輕度或嚴重抑郁。《2020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中一項調研顯示,有24.6%的青少年檢測出抑郁。暑假是父母與孩子深度溝通的好機會,父母可以多多了解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你真的很棒,媽媽/爸爸都沒有你做得好。
媽媽/爸爸真的為你感到驕傲。
你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無論如何,媽媽/爸爸都會無條件愛你。
樹立孩子正確價值觀
孩子的青春期,特別重視面子,因而容易對同伴產生嫉妒的心理。我同學都有,憑什么我不能買?
不買我就不去上學了!
為什么我們家那么窮,連這個都買不起!
人有攀比心很正常,攀比心激發的欲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勵我們前進。
2018年,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謝雕,在學校餐廳被昔日好友周凱旋連捅7刀身亡。事后周凱旋像是慶祝自己勝利一般,高舉雙手,不慌不忙離開餐廳。是什么讓一個天之驕子,毀掉前途也要殺害好友?答案是嫉妒。周凱旋與謝雕,是高中同學,高考后,謝雕先是考入西安電子科大,后又順利保研到中科院。而周凱旋高考失利,復讀一年后,他好不容易考上西安交大“錢學森”班,但因專業課不及格,失去保研資格。對比落差之間,心態失衡的周凱旋,決定殺掉謝雕,證明自己的“成功”。假期父母讓孩子去賺錢,體驗下賺錢的艱辛,明白我們都只是普通家庭,就應該過跟自己經濟水平相符的生活。教育孩子學會做人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諸多人品都是跟父母學習的。父母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下長大,才會給身邊的人帶來愛。父母不當著孩子的面說別人的壞話,那孩子的人際關系一定會比較和諧。孩子的諸多好習慣、好品行都是在家里形成,帶到學校里去的。
“中國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不忍心讓他們從小體驗生活的艱辛,也不懂在適當時機向他們索要,因此最終導致子女們一輩子艱難,一輩子朝他們索要!”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偷懶,只會用心管住孩子,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強后盾。 - ?女兒派大咖連線直播預告? -
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怎么催都沒用
最終演變成“吼一下、動一下”
如何找到孩子磨蹭的真正原因并對癥下藥?
8月2日上午9:30來女兒派直播間
聽聽兒童時間管理專家何小英老師的分享
*來源:猿輔導家長圈(ID: yfdxuexiquan),聚焦前沿、優質、有影響力的教育通識,小猿陪伴家長終生學習。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