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考試,家長要做好輔助,幫助孩子調整好身體和心理的狀態,讓他充滿底氣。——鹿媽
來源 | 新東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網上有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參加中考的考生大約有1540萬人。
隨著中考成績陸續公布,父母和孩子們的心也再次被揪了起來。它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大考,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路口。中考不僅是一次對孩子的考試,也是對父母的一次考驗。在這種關鍵時刻,父母打好三個輔助,才能幫孩子安穩跨過這一關。心理輔助:
“夜深了,怎么還沒睡?”
“媽媽,我壓力很大,很緊張,想看一會兒書。”
“看完早點休息。”
“嗯......媽媽,如果我讀不了好高中怎么辦?”
“你覺得呢?”
“我不知道。我上不了想去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學,上不了好的大學,我的人生就完了。媽媽,我聽很多人都這么說過。怎么辦?我好害怕。”
“可是,媽媽覺得,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也不錯啊。”
“為什么?”
“因為你就能一直陪在媽媽身邊了,媽媽也不用擔心你以后一個人在外受苦受累了。”
“真的嗎?”
“當然!媽媽認為,分數和學校并不能決定什么,但在這次經歷中,你習得的抗壓能力和學習能力,才是你適應未來快節奏社會的東西。
不過,媽媽說這些,并不是讓你以后徹底擺爛,而是想告訴你,你只需要全力以赴,無論什么結果,媽媽都和你一起面對。因為在我的心里,你永遠是我最棒的女兒。”
“媽媽,謝謝你!”
一位親子教育博主,也曾分享過發生在他身邊的一件事。一位家長向他咨詢,說自己的兒子上次問她,“如果我上不了好高中,怎么辦”。她和孩子爸寬慰了兒子,沒想到兒子幾天都無精打采,干啥都沒有勁頭。和兒子聊了后,這個家長才反應過來,兒子在說那句話的時候,其實是在對父母進行心理求助。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這點,反而說:“別擔心,怎么會呢?”所以,孩子才會心情低落。一句看似沒有任何問題的鼓勵,卻成了又一根壓倒孩子的稻草。他們會擔心自己發揮得是否足夠好,擔心成績出來后父母的態度,甚至擔心一些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負面情緒。這個時候,父母多給孩子一點心理撫慰和情緒按摩,讓他們感受到安全感和無條件的愛,這樣以后他們才能學會如何正面面對中考后的各種結果。中考,只代表你初中生活的答卷,定義不了你一生的前程。
高中,不是人生唯一的選擇,你的生命有很多可能性。
任何事情,結果不重要,過程最重要。結果是總結,但過程,是你的成長。
多年后,回顧過往,你會感謝此刻全力以赴、無懼未來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劇本,堅定地向前走,才能知道劇本的終點是什么。
焦慮是正常的情緒,如果你感覺焦慮的時候,來找爸媽聊聊天吧。
如果這次的結果不太好,那就腳踏實地,繼續努力,爭取在其他賽道上重啟精彩;如果這次的結果非常好,那就心無旁騖,向前沖吧!
父母的話,是孩子的定心丸,也是他們看向未來時,最明朗的光。既要溫情,也要“絕情”
中考,是一場學習力、體力、情緒力、專注力等的綜合性考試。它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個階段性里程碑。考試結束,成績公布,不代表一切都結束了,相反,新的階段即將啟航。吃飯時,有人建議她一定要趕快給孩子多報點補習班,抓緊利用好考完的每一分每一秒,爭取新學期開始就能一沖向前。表姐委婉拒絕了建議,表示孩子為了這次考試,耗費了太多精力,想先讓孩子好好休息一段時間。但適當的壓力釋放,是在用以退為進的方法,換種方式讓孩子重新積蓄力量。女兒放假后帶她去好友家做客,進門就看到好友14歲的兒子正窩在沙發上看書,書一看完就帶上籃球去球場打球了。當時覺得很好奇,對好友夸她兒子太自律了。因為每次考完試,經常會聽到身邊的父母們抱怨孩子整天除了游戲就是手機。好友這才告訴我,原來兒子考完試后,他倆就做了個約定。可以停一段時間的學習,讓大腦和精神都松弛下來,但不能荒廢掉閱讀和運動的習慣。學習是一生的事。除了每個階段的努力外,真正讓孩子持續成長的,是持之以恒的優秀習慣。父母多一點“狠心”,才能讓孩子堅持好的習慣,并受益終生。“人這一生,要用馬拉松的心態跑完。你要做的是始終十年如一日地修煉自己,強大自己。”
精神輔助:
“孩子上了初中后,來自外界的壓力會越來越多。但這些來自外界的壓力你沒有辦法,每個孩子都要承受。
我們當父母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通過家庭,幫孩子減輕壓力。”
董宇輝曾在直播間里聊起“當孩子厭學時怎么辦”時,他的回答是,如果孩子真的很痛苦,很難受,那就休息幾天。經歷每一次大型考試后,孩子的壓力,有時候是大于父母的。父母幫孩子做好情緒疏導,孩子才能在繁重的壓力中,尋得喘息之機。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道理的地方。”在我當老師的十多年中,最深的感觸是:父母對孩子,有時候不是說得不夠,而是說得太多了。車轱轆的話來回繞,除了讓孩子煩之外,幾乎沒有一點好處。有網友回答:“與其關注'怎么做’,不如關注'不要做’。”一位受訪者告訴他,自己當年中考后,媽媽為了讓他好好放松,調整身心,每天都會早早起床給他專門煲一鍋雞湯喝。這件事在當時,讓他感覺壓力非常大,有深深的負罪感。“如果你也是一個很普通的父母,你沒什么優秀的資源,也沒有什么驚艷的文化,你不知道該怎么教育你的孩子。
那我們不如多多去鼓勵孩子,多認可他,多表揚他,多理解他,多支持他。
不必把自己的認知、焦慮、恐懼、憤怒,甚至是委屈轉移給孩子。”
在孩子的第一場大考后,讓我們一起做心態平和、情緒穩定的父母,引導孩子勇敢、自如地跨過他們的人生第一關。
90%的家長都會忽略小升初銜接的重要性
家有孩子“小升初”,該如何奠定好基礎?
8月4日上午10:00
來女兒派直播間聽聽大福媽和呀呀媽的分享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