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曾言:
“認識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心靈的寬度,不是你認識了多少人,而是你包容了多少人。做人如山,望萬物而容萬物,做人似水,能進退而知進退。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貴在修心,世事多變,唯有從心出發,向心而行,才能在漫長的歲月里不糾結,不驚慌,不迷茫,一切始于心而終于心。”
人這輩子,生命的厚度,都是滄桑堆積起來的。
人真正的強大,不是沒有煩惱,沒有困境;
而是即使遭遇困境,即使萬千煩惱,依然能不放棄對未來的憧憬,微笑前行。
年輕時,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多,一切始于心。
當年華不再,滄桑滿腹,才看清了很多事情。
但認識的高度,不在于看清了多少事,而在于心里放開多少事。
心靈的寬度,也不僅僅是認識了多少人,而更在于包容了多少人。
看清,知道,讓我們活得更明白;
但看輕,知足,才讓我們活得更平靜。
世事如棋,看清不如看輕,看透不如看淡,人這一生需要沉淀,寧靜方能致遠。
人生短短數十載,那些我們在意的,計較的,耿耿于懷的,終抵不過歲月,被時光的長河,碾碎成泥。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那些得也好,失也罷,成也好,敗也罷,若不能看輕,困住的,只有自己。
生活就是一場修行,錘煉的是我們的心。
總有一天,我們會明白,真正能夠治愈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時間。
而是內心的釋懷和格局,原諒生活中那些不完美,寬容生命中那些不容易。
以誠摯的心領歲月教誨,即使人生萬般皆苦,但只要內心不慌亂,歲月就能安然無恙。
這個世上,沒有不帶傷的人。
但即使人生無常,世事多變,錢沒了可以再掙,工作沒了可以再找;
朋友沒了可以再交,婚沒了可以再結。
我們生來就一無所有,何懼從頭再來呢?
世間皆苦,唯有自渡。
真正的強者,不是沒有傷痛,而是夜深人靜的時候,把千瘡百孔的心掏出來,自己縫縫補補,睡前釋懷一切,醒來重新出發。
這個時代,人人都滿心焦慮,但世事從心起,看淡一身輕。
只要從心出發,向心而行,就能在漫長的歲月里,不糾結,不驚慌,不迷茫。
佛家講有舍有得,學會舍棄一些東西,學會看輕一些東西,就能獲得心的安寧。
看輕,是看清之后的放下,是一種饒過自己的智慧。
是身處鬧市,也能在心里修籬種菊,偏安一隅,安放心靈。
是以清凈之心看世界,以歡喜之心過生活,所得所不得,皆心安理得。
一輩子,我們終將醒悟,人生就是一場輪回,一切始于心也終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