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520”!
520,意為“我愛你”,于是每年的5月20日,也被喻為網絡情人節。
這一天,熱戀的情侶們,大膽表白,互相傾訴著愛慕;恩愛的伴侶們,互贈禮物,彼此表達著真心。
但勵志君想說,有人疼有人愛,固然甜蜜美好,但最主要的,還是學會愛自己。
就像網上一句話:
“不管你對多少異性失望,你都沒有理由對愛情失望。愛情是你自己的品質,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處境,與別人無關。”
今天,不論會不會收到禮物紅包,寫一封情書送給親愛的自己,盡最大努力,向幸福靠近。
愿你愛自己,不必討好
一段感情中,你是那個一直討好的人嗎?
兩個人在一起時,一心想著滿足他,從來不忍心拒絕;
明明心里不開心,卻害怕對方生氣,選擇一次次妥協;
對方只要不高興了,自己就會陷入自我懷疑與厭惡,心糟糕透了……
可后來發現,你越是放低自己去愛別人,越得不到相應的尊重與愛。
內心的委屈無人訴,生活的心酸無人懂,一切都只能自己默默扛。
這樣的你,真的很讓人心疼。
林清玄說過:
“如果事事都想討別人的歡心,自己卻扭曲變形,最后,不但討不到別人的歡心,連自我都失去了。”
余生,比起費力討好別人,學會取悅自己才更重要。
不要對方一生氣,你就緊張;對方一道歉,你就心軟。
當你慢慢變得不再卑微,不因他人憂,不為瑣事擾,人生自然清風徐來,朵朵花開。
到那時,你就會知道:愛自己,才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愿你靠自己,不必依附
曾有人說:
“我們的一生會遇到2920萬人,可是遇到與自己完美合適的人,概率只有0.000049。”
年少時容易為愛癡狂,讀到此句不免頓感悲傷,若是遇不到所謂良人,該如何走完這荒涼一生?
直到跌跌撞撞,經歷多了,才明白:人有人的世界,你有你的生活。
世間所有的路,終歸需要一個人走完。
你要做的,是遇見你自己。
就像一生沉浮的張幼儀,18歲嫁人,26歲離婚,卻在40歲時迎來了自己的輝煌。
她說:
“去德國之前,我什么都怕,怕得不到丈夫的愛,怕離婚;去德國之后,我什么都不怕了,我明白人生任何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別人的憐憫,博不來美好的未來。”
人這一輩子,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
唯有堅強自己,才能在風雨路上勇往直前;唯有依靠自己,才能無懼歲月變遷。
因此,任何一段感情里,都不要丟了自己。
當你不負自己時,才能遇見幸福。
愿你做自己,不必委屈
張愛玲說: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愛情里,人們最容易迷失自己。
為了得到喜愛與認可,一再放低自己的姿態,一再放棄自己的原則。
電影《十二夜》里的女主,在分手的時候質問男友:
“我做了這么多,為什么你永遠都不懂欣賞我替你做的事?”
男人回答:“我沒叫你做那么多事,為什么要做那么多事?你為什么總要為我做那么多事?
你瞧,總是委屈自己的人,往往更難得到愛。
萬事強求不得,尤其是感情,更要知進退,不委屈自己,不強迫他人,相處起來才會更加輕松愉悅。
就像微博上的一句話:
“我希望自己是你唯一的選擇。只是希望,如果不是,我依然酒脫。”
往后的日子,愿你只忠于自己,不必為了誰而委屈,不必因為誰而為難。
做自己,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活法。
愿你好好活,靠近美好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人這一輩子,不管行事多么圓滑,依舊會有人對你指指點點;不論做人多么完美,總有人與你格格不入。
與其糾結其中,不如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活出自己的精彩。
三毛在詩中寫道: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如果有來生,她愿意將自己活成一棵樹的模樣,永恒而安詳,沉默而驕傲。
那么你呢?是否也能活出自己的模樣,以平和與驕傲的姿態面對著這紅塵俗世。
不委曲求全,只為取悅自己;
不將就湊合,努力追求完美;
不自暴自棄,選擇成就自己。
生活有再多的不如意,也要記得,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上一句:
加油,你一定可以。
只要不急不躁,生活就是一首美麗雋永的詩,既有轟轟烈烈,也有現世安穩。
而你在其中,自有風景。
520,請對自己說聲“我愛你”。
一路走來,有太多的心酸、太多的不易,如果連你都不知道心疼自己,還指望誰來珍惜你?
好好對自己,不止今天,還有歲歲年年。
留一份善待給自己,該吃的時候吃,該睡的時候睡,夢里全是美好,笑中堆滿幸福。
余生那么珍貴,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在快樂中度過。
依陽光而生,隨清風漫舞,于無欲無求中恬適,于無憂無怨中悠然。
520,祝自己情人節快樂,永遠開心,永遠樂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