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歷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即使在民族暫處落后的年代,只要想到祖上曾有這樣高的智慧,我們就不會自卑;
即使身處低谷,只要憑著書中思想,我們也終究會東山再起。
01.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天下所有的難事都是由簡單的小事發展而來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從細微的小事做起來的。由此可見,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就得從簡單的小事做起,從細節入手。
1
0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萬物都有規律,人應當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間的規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與生活。
1
0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能夠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夠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夠戰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1
04.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
要在事情尚未發生之時就預防處理,要在禍亂產生之前就早做準備,防微杜漸。
1
05.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與人相爭的,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這段話充分體現了老子“柔弱勝剛強”的哲學思想。老子所謂“不爭”,不是放棄一切,而是要以不爭反立于不敗之地。
1
0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這是符合自然規律的道理。
1
07.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大丈夫應當立身敦厚,不居于輕薄;存心樸實,不居于虛華。
1
0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個人懂得知足就不會受到別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太大的危險,人生最大的禍根就是不知道滿足,人生最大的過錯就是貪得無厭。
1
09.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一個懂得道的人做事方正而不會莽撞,有棱角講原則也不會去傷害別人,為人正直而不會放縱自己,有了成就也不會因此而炫耀。
1
10.行善者不巧辯,巧辯者不良善
善良的人不文過飾非無理狡辯,文過飾非無理狡辯的人不良善。
尼采說,《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魯迅說,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毛澤東說,《道德經》是一部兵書。
馬云行商數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古今中外的高人,談起這部經典,已經不再是讀沒讀過的問題,而是一生讀了多少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