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奧開幕式第二天,'六公主’播了兩部張藝謀的電影
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夏
張藝謀今年72歲了,本命年,從業半生,執導電影26部,以及兩次奧運會開幕式,還有大大小小的晚會、儀式、舞臺表演。但你或許不知道,在豆瓣上,他職業生涯中最受好評的作品不是電影《活著》,也不是2008年北京奧運開幕式,而是一部紀錄片《張藝謀的2008》,這是08奧運開幕式的幕后故事,近1萬人打出了9.6分。
一個高贊短評寫:如果你不喜歡張藝謀,一定要看這個。很多人承認,自己是看完這部紀錄片后對張藝謀大大改觀的,消除了偏見,多了些理解。'國師’這個稱呼的感情色彩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有高校管理專業的老師將這部片子推薦給學生,作為如何帶領隊伍完成一項不可能任務的教學示范片。團隊leader張藝謀,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抗壓能力、創造力和執行力,在重重限制之下達成上下左右的共識,并最終落到實處。
奧運開幕式導演競標現場名導云集,李安、陳凱歌來了,搖滾老炮崔健也來了。評委給每個人的方案打分,細化為幾個指標,張藝謀因為綜合得分最高而當選。網友說:班上考第一的常常都不是單科狀元,而是各項均衡排在前幾的人。
紀錄片里,一位共事者評價張藝謀:他摸索出了一套在中國工作的規律,這個是他必須要遵循的。過去經過那么多挫折之后,知道怎么能生存下去。
有下屬形容他:上面提出建議,他百分百接受,永遠不去疑問、去翻案,團隊還沒調整過來,他已經很堅挺了。'這條路走不通了,他能很快再給你開辟一條新路,而且一樣好。很厲害,對不對?’
一個排練了一年多的木偶節目被上面臨時砍掉,節目負責人與張藝謀交涉,幾乎要哭出來。沒有商量的余地,張藝謀把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安撫對方說,你們一點問題都沒有,都是我們創意團隊的失誤,沒有考慮周全。事后,張藝謀在一個新增環節把被撤節目的演員們加了進去,最終保住了他們亮相開幕式的機會。
有人注意到,重壓之下,張藝謀居然可以不抽煙。陳丹青擔任導演組策劃,他評價這位搭檔:藝謀的內心從來沒有亂過。
開幕式前三天,張藝謀只強調一件事:抓精神面貌,確保鏡頭捕捉到任何一個人都是笑臉。
上陣前他說的最后一句話是:老天保佑。
為備戰2008年奧運,張藝謀兩年多沒拍片。他當時電影公司新畫面的搭檔、后來分道揚鑣的張偉平對外稱:'藝謀兩年不接拍商業電影,各方面損失將達兩億元人民幣。’
《滿城盡帶黃金甲》是奧運之前張藝謀的最后一部電影,上映于2006年底——此刻張藝謀已經身處北五環的北京會議中心,與團隊處于長達8個月的封閉式創意階段。
電影斬獲3億票房,拿下當年票房冠軍。《滿城盡帶黃金甲》比2002年的《英雄》更舍得砸錢,更具視覺沖擊力。制作費100多萬的一件戲服,2萬名群演,400萬朵菊花……電影原本定名為《秋日的回憶》,又改成《重陽》《菊花殺》,但張藝謀覺得都不能體現其中的恢弘之氣,后來采用了唐詩《不第后賦菊》的末句'滿城盡帶黃金甲’,盡顯盛世氣象。
有眼尖的網友列出電影和奧運開幕式幾幀畫面的相似之處,加上出自同一導演之手,《黃金甲》因此被戲稱為08奧運開幕式的先導片。實際上,這部電影與奧運會確實頗有淵源,有些創意正是在電影拍攝過程中產生的。
2006年5月,張藝謀擔任總導演的奧運開幕式創意團隊已經就位,此時《黃金甲》正在拍攝中段。為了不耽誤進度,團隊跟張藝謀去了電影拍攝地橫店,每天在劇組臨時搭建的棚子里開會,張藝謀兩頭兼顧,焰火表演里'大腳印’的創意就誕生于此。電影7月殺青,比預計提前了一個月,顧不上后期,張藝謀和團隊一頭扎進北京會議中心。
可惜,或許因為手生,或許因為心急,奧運之后張藝謀的'復出之作’《三槍拍案驚奇》不盡如人意,成為其職業生涯里口碑最差的作品,豆瓣評分4.7,但居然也穩進2009年票房排行榜前三。
冬
《張藝謀的2008》以一句話作為結尾:一生中可以拍很多電影,但奧運會只有一次。十年后他迎來了第二次。
相比08年奧運'兩年多沒有拍片’,這次冬奧會因為放棄了'人海戰術’,一切從簡,難度降低不少,張藝謀從容得多,'見縫插針’做了很多事。
看看冬奧開幕式的時間線:2019年,張藝謀被正式聘任為總導演;到2021年3月,確定創意方案;3月后進入演出制作階段,方案實施;10月開始彩排。
再梳理張藝謀的時間線:進組之前完成《一秒鐘》的拍攝;《堅如磐石》2019年5月開機,9月殺青,中間還承擔了國慶70周年晚會總導演的任務;《懸崖之上》2019年底開機,次年5月殺青;《狙擊手》2021年1月開機,3月殺青。
多線并行,速戰速決,堪稱勞模。張藝謀是圈內公認最勤奮的導演,身邊所有人都驚嘆于他的'精力過人’,他自己也承認,自己并非才華型,而是用功型,'閑不下來,勞碌命’。與他同時代的陳凱歌和馮小剛,最近幾年都減少了產出,給新導演們騰出位置。
張藝謀的《狙擊手》迎戰今年春節檔,在同題材的《長津湖之水門橋》面前敗下陣來,票房不及《水門橋》十分之一。2月4日晚冬奧會開幕式后,'給張藝謀補張電影票’的話題登上熱搜,《狙擊手》投資方、光線傳媒(10.370, 0.36, 3.60%)老板王長田發微博稱:《狙擊手》的春節檔就從今天開始吧。
部分網友遵守了約定,為張藝謀補上電影票。開幕式后的5日和6日,從排片和票房數據來看,《狙擊手》確實呈現出逆勢上升的態勢,總票房從第6上升到第5。
《狙擊手》的豆瓣評論里有人說:婁燁離不開雨我知道,張藝謀現在也離不開雪了。不知是否有意為之,張藝謀最近兩部主旋律電影《懸崖之上》和《狙擊手》都以冰天雪地為背景,網友戲稱為'為冬奧開幕式練手’,跟當年《滿城盡帶黃金甲》如出一轍。
一部分觀眾奔向影院支持《狙擊手》,還有一部分則在CCTV-6回顧起張藝謀20年前的舊作《英雄》。冬奧會第二天,電影頻道緊跟時事,在黃金時段播放了張藝謀的兩部電影:《英雄》和《懸崖之上》。
電影頻道向來有'六公主’的美譽,原因在于它的微博注冊性別為'女’,常常緊跟熱點,任性更換片單,內含褒貶。例如2020年東京奧運會宣布延期,'六公主’默默播出了《迷失東京》,去年阿富汗事件后,又悄悄將《一條狗的回家路》插進片單。在冬奧會第二天推出張藝謀,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不愧是你六公主。
《英雄》和《懸崖之下》,算得上張藝謀后期的兩部代表作——非藝術維度上的代表作——前者是其第一部商業大片,后者是其首部主旋律電影。當然根據'六公主’暗含春秋的調性,也可以這么理解:
誰是英雄?官方的回答是,'我們’。懸崖之下,誰在如履薄冰?或許是冬奧選手,或許是張藝謀自己。
《英雄》上映于2002年,票房2.5億,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是中國式大片的開創者,然而惡評如潮,也成為張藝謀聲譽日下的開端。時間拉長,這部電影的價值逐漸被重估,評分從當年的6分一路上漲到如今的7.6,背后是時代的暗涌,思潮的角力。
張藝謀牢牢記著這個成績,這是他市場影響力的頂峰。有記者拿票房不佳的問題刁難,《英雄》是他的擋箭牌。'當年全年票房8億多,我們2.5億,超過四分之一,要用今天的票房成績來看,那是一百多億票房。’
張藝謀已經近十年沒有在票房上證明過自己了。迄今為止,他導演電影26部,累計票房55億,在中國電影(12.080, 0.32, 2.72%)導演中僅排名第15位。名次靠前的導演不乏后生,主要是兩類:主旋律戰爭片和喜劇,這也是目前市場上最賣座的兩種類型。
'活下來’
也是十年前,張藝謀與老搭檔張偉平'分手’。
2012年之前,張藝謀的電影全部由新畫面主導,張藝謀負責藝術,張偉平負責市場,二人搭檔十多年。《金陵十三釵》之后,'二張’矛盾爆發,不歡而散。張藝謀'超生事件’即由張偉平曝出,致其聲譽降至冰點,張藝謀后來將張偉平告上法庭,理由是欠薪。
張藝謀將這段經歷描述為:'我感覺自己掉溝里了,我不討厭商業電影,但害怕被商業裹挾。’ 但撇開資本談電影也是天真的表現。張藝謀深知,'導演不能自己決定自己的藝術生命有多長,沒有人給你投資了,你的藝術生命就結束了。’
'二張’分手后,張藝謀高調加盟樂視影業,與其CEO張昭新組'二張’,期間拍了《歸來》《長城》和《影》三部電影。網傳樂視給張藝謀開出的條件優厚,2億簽約費外加股票期權,同時給予導演自由創作的空間。
樂視入局是一個象征:資本涌入,流量時代來臨,新玩法出現了。同一時間樂視影業簽下的不僅有張藝謀,還有郭敬明的《小時代》。
2016年上映的《長城》讓張藝謀徹底跌入谷底。除了樂視,《長城》還有一個重要投資方:萬達收購的美國傳奇影業。
2016年初,中國企業出海蔚然成風,萬達以35億美元將美國傳奇影業收入囊中,成為中國交易額最大的海外文化產業并購事件,這家影視公司是《蝙蝠俠》《盜夢空間》《侏羅紀世界》等多部大片的制作方。
王健林是有電影夢的,《長城》將為他插上夢想的翅膀,張藝謀則是幫他圓夢的不二人選。'自這部大片始,中國商業大片將進入全球大片時代了。’
可'景甜魔咒’再次應驗,張藝謀搞砸了。當然,這不能全怪張藝謀,'景甜+好萊塢明星+國內流量’是一個奇怪的組合。《長城》國內票房11億,全球票房3.34億美元,王健林顯然很不滿意。他在接受采訪時說,'我沒看過這部電影,所以我真的不能給出具體的看法。簡而言之,我們認為在內容或票房方面沒有達到我們的期望。’除了萬達,想要借這部電影沖業績、求上市的樂視影業也眼看翻盤無望。
《十三邀》里,張藝謀袒露了自己接下《長城》的心路歷程:'明知道是一部爆米花電影,一開始不想接,但被經紀人的一句話打動:一部中國電影,在全世界150多個國家首周上映,同時開花,你想過嗎?如果不接,就沒有這個機會了。心動了,試一下吧。’
張藝謀在《長城》里錯付三年,也收獲一個重要經驗:做自己。這之后,張藝謀深感時間緊迫,加快拍片節奏,或許也擔心自己票房號召力不再,愿意找他拍片的投資人越來越少。一篇專訪里寫:現在,張藝謀見到影視公司老板就說,電視劇、網劇我都可以,只要劇本好。
他回應過高產的說法,希望自己嘗試不同的類型,'這個世界,多元很重要,要鍛煉自己多元的能力,生存的時間可能就長一點。’
張藝謀生怕掉隊。他刷抖音,每天撥出時間上網,能一口答出“永遠的神”的含義,對papi醬的視頻風格了如指掌,追年輕人愛看的《一年一度戲劇大賽》,也走在技術前端,擔任一家VR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撞上元宇宙。
《長城》之后,張藝謀鮮有在自己的電影里展示宏大。即使以抗美援朝為大背景的《狙擊手》,也是從小人物切入,截取時空片段,拋開宏大敘事和鋪陳場面。這一轉變也與兩次奧運開幕式同頻。
《長城》告一段落后,張藝謀立馬拍了一部'做自己’的電影《影》,他說自己很喜歡替身的故事。
'電影里最難的部分,就是讓主角活下來,而且讓這個人暫時勝利。古今中外,只要寫替身,均不得好死,因為那都是貴族游戲。通常被拉來當替身的人,都是普通人,都是不能左右自己命運的人,所以他最終難逃一死。他的每一步都是掙扎求生,哪怕最后成了老大,但對這個人來講,也是唯有這樣才能活下來。這個主角多聰明,知道自己要做一個被人用的人。這就是影子。’
'活下來’是理解張藝謀的關鍵詞,這源于他早年的經歷。
張藝謀出身不好,一直不能入團,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之前在陜棉八廠上班,自學攝影,一心只想著可以從普通工人抽到工會里給大家照相,全無成為電影大師的宏圖大志。
車間開大會,會議結束的時候領導說,黨員、團員都留下,其他人走吧。全車間600多人,只有張藝謀一個人站起來,600多雙眼睛像錐子。次數多了,領導嫌這么說啰嗦,后來直接說,張藝謀,你走吧。
張藝謀評價自己,循規蹈矩,永遠從眾隨大流,沒有超越時代的野心,只爭朝夕。
他一定再也不想做那個,唯一一個 '出去’的人。
參考資料:
[1]《張藝謀的2008》
[2]《十三邀對話張藝謀》
[3]《張藝謀狙擊年輕人》 來源:正面連接
圖片來自網絡
本篇作者 | 彭彭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