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我的“心學之路”
userphoto

2022.10.09 北京

關注

對心學的全新解讀,讓他從哲學的層面回歸生活,發揮他蓬勃的力量,實現每個人生的超脫。

這幾天陸續發了幾篇“心學”文章,如同石沉大海,應者了了,還有朋友對我說:你的良知解釋有誤,對此我一點也不意外,我對心學的解讀與其他人的版本不一樣,但是我并非有意標新立異,實在是這兩年的實修經歷中悟出的道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心學”的信仰是從對陽明先生的事功崇拜開始的,先生在任何領域都可以有不俗的成就,這是多么令人神往啊!從此便開始了這幾年的心學之路。

首先聲明,我對心學的理解絕非僅僅從文字中鉆研,而是經歷了心靈上“刻骨蝕心”的磨礪,最終確定了我對心學的定義,而且磨礪后的心靈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飛越,更加堅定了我的心學的解釋是正確的信心。

看過《傳習錄》的人都知道,心學其實很簡單,就幾個重要的概念,“致良知”、“除私欲”、“知行合一”。如果你非要把他復雜化、神秘化,說明你故意違背先生的本意。先生說“萬事萬物皆有良知”、“人人心中都有一個圣人”、“于事事物物中致良知”,這說明先生的心學是大眾化的,具有普遍意義,是一個人人皆可學,賢愚皆會用的理論。

那么我們如何理解心學的這些概念呢?光研究傳習錄是不行的,文字的功能是有限的,要想全面地理解他的含義,需要我們自己親身去實踐,邊實踐邊去體悟他們真正的含義。

首先什么是良知?心學中的良知是我們平時所認為的良心嗎?僅僅是一個屬于“道德范疇”的概念?很顯然不是!如果是的話,陽明先生只能算個好人,而不是圣人了。陽明先生是怎么解釋良知的呢?他說:“良知者良能也”、“良知是無所不能的”、“良知是千古圣賢相傳的一點真骨血”。

很顯然,先生悟出的“良知”具有“無所不能的能力”,可以幫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良知不是“我”,他只是“我”的一個幫手(我一直感覺良知類似于一臺超級電腦),所以陽明先生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指的是:良知是沒有分別心的,他只是一個工具,可以幫我們解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人人皆有良知”,所以人人皆有無所不能的能力,每個人都具備成為圣人的潛質,但為什么你沒有成為圣人呢?是因為你沒有用好你的良知!你只是被動使用良知,而不會主動地去使用他。如何去主動地使用良知呢?三個字“致良知”!就是說遇到事情(問題),問你的良知怎么去解決?而不是去問“我”(我執,即私欲),所以致良知,必須除私欲。(剛出生的嬰兒無我執,所有的行為符合知行合一,詳見我之前的文章《心學與教子》),由此可見陽明先生是在向我們傳授一種解決人生任何困難的根本方法,而不是讓我們做個老好人。理論上來說,只要你想做的事情,你就一定能做到,即“心若想、事必成”,因為良知具有無所不能的能力,前提是你必須遵守心學的心法——即“知行合一”。

接下來我們梳理一下這套心法的使用模式,首先你得有目標,即先生所說的立志,這個目標可大可小,大到成仙、成佛、成圣人,小到寫好一個字、說好一句話、吃好一頓飯,這個目標便是你前進的燈塔,沒有這個方向標,你的良知便無所適從,意念便雜亂無章。一旦確立了目標,這便是“起心”,心中立馬會冒出很多的念頭(即動念),這些念頭有“善念”、有“惡念”,有助于你達成目標的念頭是善念,無助于或者與目標背道而馳的是惡念(即私欲),即“有善有惡意之動”;良知是無所不能的,立馬就會覺察哪些是善念、哪些是惡念,即“知善知惡是良知”;遵循良知的指引,保留“善念”、去除“惡念”,就可以達成目標,獲得真知,這便是知行合一,即“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致知)

其中最核心、也是最難的是“知行合一”,因為很多“惡念”會讓你感到舒服,如高處水流向低處一樣容易,而“善念”會讓你的內心受到難以忍受的磨礪,如把低處的水逆回到高處,難之又難,沒有堅定的信念,進不了心學的殿堂!

這兩年,我用心學克服掉了很多的缺點,完善了自己的人格,體會到了很多自己從未體會到的美妙的感覺。比如“戒掉了網游”、“愛上了讀書”、“找到了工作的樂趣”、“打坐中獲得了某種超驗”、 “覺察到良知是可以治病的”(切身體驗,不敢妄言),最讓我震撼的還是“只要我想快樂,沒有什么可以擋住我”,給自己定好目標:不要讓不良情緒左右自己。善念:讓自己全身心地去關注一件簡單的事情:可以是一片樹葉、一首詩、一杯茶。惡念:反復揣摩不良的情緒,試圖找出解決的辦法。良知知善惡,存善念、惡念自去,此謂知行合一,堅定不移地執行,你會發現再大的困難也無法傷害你的心,你的內心會體驗到一種超越快樂的“大自在”。

我是心學實修者,不空談理論,謝謝大家轉發、關注、評論。接下來我會分享更多的心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希望可以幫到你。

注:知行合一:知是良知,行指的是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去行動。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傳統文化】陽明心學(二百八十二)
*王守仁—中國以外,與孔子齊名
王陽明《傳習錄》經典16句,無障礙秒懂心學第一奇書!
王守仁之《傳習錄》(上)13
心友原創 | “四句教”與王學分裂
解讀陽明心學中的“致良知”:兩重含義,一個終極目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安国市| 桂林市| 米林县| 蒙山县| 同心县| 罗甸县| 松原市| 通海县| 兰溪市| 玉树县| 无锡市| 南充市| 宁波市| 临武县| 龙胜| 抚州市| 攀枝花市| 定边县| 广德县| 遵义县| 江川县| 岳池县| 海原县| 沧源| 定南县| 崇左市| 策勒县| 安泽县| 龙游县| 沈阳市| 彰武县| 通河县| 全南县| 额尔古纳市| 兰考县| 平果县| 炉霍县| 青川县| 连州市| 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