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我們這次行程中有柴達木東部雅丹無人區的時候,我心里曾經無數次腦補過東部雅丹的景象。這雅丹群到目前為之連個正式的命名也沒有,只是按照地理位置籠統地稱之為柴達木東部雅丹,這應該是一片極少有人涉足的地域吧。
也許是骨子里天生的冒險基因吧,我對于原始、蒼茫的自然景觀總會有一股按捺不住的沖動,也曾經自駕走過國內幾大無人區,見識過不少雅丹地貌,那么,位于柴達木盆地深處無人區的雅丹群又會是什么樣的地貌,有什么不同呢?
迫不及待地,我們踏入了這一片還少為人知的目的地。
我們的車隊從德令哈一直往南,然后往東斜切穿過青藏線,再往里面進入,手機就收不到信號了。大家伙都開始抓緊時間給家里發信息,告訴他們會暫時失聯20來個小時,以免家人擔心。我跟身邊的小伙伴開玩笑說,正式進入無人區了,來過這地方的人,恐怕比去南極的人還少吧。因為稀缺所以尤顯珍貴。
路邊,除了梭梭,已經看不到其他植物了。坐在頭車帶路的安總突然通過對講機報告說,狼!前方有狼!大家紛紛轉向窗外,追尋狼的蹤跡,但狼的何等狡猾的動物,一眨眼功夫早就跑的沒影了!
又過了一會,對講機里又傳來了安總的聲音:“大家快看,前方兩點鐘方向,有一只羚羊”!羚羊類的動物大多好奇心比較強,它們會在自己確認的安全距離內,停下來觀察人類。我曾經在羅布泊跟一只獨角黃羊近距離對視過好幾分鐘,還讓我拍了個夠!我趕緊掏出相機隔著車窗玻璃一陣狂掃,終于抓到了這只羚羊奔跑中輕盈的身姿。
畢竟是進入了無人區!越深入,路況也越來越差。
中途休息的時候,我在戈壁灘上發現了一堆新鮮的羚羊糞便。能夠在這么惡劣的自然環境下生存繁衍,生命力之頑強真是有些不可思議。
一路上,在經歷了迷路、陷車等多起意外狀況以后,我們終于趕在日落前趕到了東部雅丹。先找了一個制高點爬上去,前面的雅丹地貌一覽無余!
“雅丹”在維吾爾語中是“陡壁的小山包”的意思,它是河、湖的泥土淤積形成地面后,再經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的各種奇形怪狀的土墩和溝槽。東部雅丹群也跟其他雅丹一樣,地貌十分豐富。他們有的像獅子,有的像猛虎;有的酷似獅身人面像,也有長條狀的像一條巨龍,十分壯觀。
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經有過一個選美中國特輯,評選出了中國排名前三的雅丹地貌。排名第一是烏爾禾,就是傳說中的新疆克拉瑪依魔鬼城;第二是白龍堆,位于羅布泊核心區,靠近樓蘭保護站,極少有人涉足;第三是敦煌的三壟沙,氣勢浩大,仿佛萬艦起航。這三個地方我都到過,實事求是地說,柴達木東部雅丹不是最雄偉、也不是最瑰麗的,但她卻集絢麗和細膩于一身,有屬于她自己的一份自信、大氣與沉穩。
戈壁、沙漠、鹽堿地。眼前的景象讓我恍然置身于美國加州的死亡谷。
在雅丹群外圍較為僻靜的邊緣角落,一大片龜裂的地表上,我居然在上面發現了“漂移的石頭”!
“漂移的石頭”是美國加州死亡谷國家公園里一處非常著名的景點。地面上的石頭因能夠完全不借助重力的情況下在水平面上移動而聞名。死亡谷的那些石頭在龜裂的河床表面移動后,留下了一道道的印痕,科學家至今尚沒有得出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釋。
而東部雅丹上的漂移的石頭,他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個謎底,就等著你來揭開。
太陽從西邊慢慢落下,東邊,一輪圓月悄悄地在雅丹上升起。傍晚的光線非常迷人,大家都各自抓緊時間拍攝,這樣的雅丹、這樣的光線,現在只屬于我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