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黃精的生產工藝
蘇桂云 劉穎
【歷史及來源】始載于《名醫別錄》,列為上品。其植物來源從歷代本草來看均不止一種。我國黃精屬植物有30多種,各地尚有一些黃精屬植物與之混用。在西南和甘肅部分地區發現根莖有味苦者,如湖北黃精、卷葉黃精和輪葉黃精等不宜藥用?,F在中國藥典2005年藥用的黃精為百合科植物滇黃精 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黃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黃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的干燥根莖。按形狀不同,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
【商品規格】根據形狀不同分為姜形黃精、雞頭黃精及大黃精。
【采收】大黃精全年均可采挖,以秋季采挖者質量較好,挖出根莖,洗凈,蒸后曬干即成。雞頭黃精將鮮根莖洗凈,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根,晾曬1~2天,至表面稍干,內部尚軟時,用特制光滑筐籠輕輕撞一遍,除去外層薄皮及須根,并使柔軟,在遍曬邊揉,如此反復至呈綿軟而無硬心時為度。待曬至全干后,在撞一遍。姜形黃精全年均可采挖,一般在4~10月挖取根莖,除去地上部分及須,洗凈,放入鍋中煮沸,撈出曬干或烘干。
【產地】滇黃精主產于云南、貴州、廣西;黃精主產于河北、內蒙古;多花黃精主產于貴州、湖南、四川、湖北等地。我廠選用的黃精主要是滇黃精也就是大黃精,主產云南、貴州為道地藥材,來源明確,整藥材好鑒別,可以控制好來源保證藥材質量。
【炮制】大量文獻考證及臨床實踐證明,生黃精應用于臨床是不妥當的。生黃精具有麻味,生品服用時,口舌麻木,刺激咽喉。接觸過生黃精或其汁液的皮膚會產生瘙癢的感覺,久聞其生味,有刺目之感。經過炮制后,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變濃裂,口感好,利于服用。黃精經炮制后轉變藥性,利于有效成分積累,其黏液質被破壞并去掉,使其滋而不膩,同時使黃精藥效增強。具有補腎益血,潤肺生津之功效。用于腎虛精虧,頭暈目眩等。新版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中酒黃精是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大小分開,加黃酒拌勻,悶潤4~8小時,裝入蒸罐內,密閉隔水加熱或用蒸氣加熱,蒸24~32小時至黃酒吸盡,以色澤黑潤為度,取出,稍晾,切厚片(2~4mm),干燥。每100kg黃精,用黃酒20kg。我廠酒黃精采用的是先蒸制后切制的操作過程,黃精在炮制之前,必須經過嚴格的生藥凈選,可以有效防止霉變。凈選時挑去雜質大小分開,黃精在凈選的過程中要注意挑去炕糊藥材,滇黃精主產貴州,氣候潮濕,在產地加工中多半是用爐炕烘干,其中會有個別焦糊失去藥效的應該去除。下一步將凈選后的黃精與一定量的黃酒拌勻,在這一步的操作時大小不同的黃精應該是分別操作的,大者和小者的悶潤時間要分別計算,大者6小時,小者4小時,之后放入電蒸汽鍋爐中蒸制,大者30小時,小者24小時,中途到罐一次,蒸制完畢后移至切制車間切厚片(2~4mm)干燥。成品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黑色,有光澤。中心深褐色,質柔韌。微有酒氣,味甜,嚼之有黏性。
~ 1 / 2 ~
【質量】黃精歷來書籍記載的品種較多,藥典規定就此三種,要保證黃精的質量首先在原料的采購和質量檢驗方面要把好關,保證原料的來源與正品相符,其次黃精炮制過程也相當重要,輔料黃酒的品質與用量也直接影響藥物的品質,由于酒本身有行血活絡的功效,易于吸收和發散,具有祛風活血、止痛散淤的功能。我廠酒制品種采用正宗的黃酒釀造廠生產的黃酒,選用上好的大米釀制而成,包裝都為傳統的壇裝,蠟紙封口,黃酒是很好的藥用必須品,它即是藥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輔助材料,更是飲片廠中炮制中藥飲片不可缺少的輔料,《本草綱目》上說:“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藥用”。米酒既是黃酒,它具有通曲脈,厚腸胃,潤皮膚、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治療作用。 黃酒有豐富的營養,對人們有較好的保健作用,又有烹飪價值和藥用的價值。現在藥材市場中炮制黃精多數是以一些顏料或食用的醬色來炮制黃精,起不到酒制原有的目的并且藥材因為炮制不夠,并不能達到補腎益血,潤肺生津之功效。還有就是將黃精一些同科屬的植物的根莖都切成片當黃精使用,魚目混珠分不出真假,如果加入湖北黃精、卷葉黃精和輪葉黃精等不宜藥用的黃精,后果更不堪設想。
質量第一,用戶至上,誠實守信,開拓創新是我廠的宗旨,循著這樣的宗旨為了能讓老百姓吃上好藥,放心藥我們在不斷的努力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