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糖友們都了解主食吃多了會升糖,所以會可以避開主食或少食主食,但是大家并不知道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自身身體消瘦,乏力,生活質量明顯降低。同時呢,當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時,脂肪會大量的分解繼而產生酮體,有可能會導致酮癥酸中毒。正確飲食主食習慣應該是適當地限制總的食物熱量攝入,主食每餐1.5~2兩,每天必須要攝入130克以上的碳水化合物,做到少食多餐,平衡膳食,并且保證餐后健康運動有利于降糖。
糖友們會覺得主食升糖,那我們吃雜糧會好一些,五谷雜糧賽神仙嘛,但是大家并不知道雜糧經過長時間的熬煮,食用后也會容易升血糖。所以建議各位糖友們在日常飲食中應以干飯為主,少食稀飯;同時,不要選擇精白米,以糙米為主,粗糧與細糧平衡搭配,例如燕麥紅豆糙米飯、小米蕎麥糙米飯等。接下來小編分享給大家糖尿病人們兩個健康食譜,大家可以借鑒一下!
(一)、
早餐:蔬菜包子1個(50克),米粥1碗,雞蛋1個,拌白菜心1小蝶。
午餐:蕎麥面條1碗(100克),西紅柿炒雞蛋,素雞菠菜。
晚餐:紫米饅頭1個(100克),香菇菜心,沙鍋小排骨。
(二)、
早餐:牛奶燕麥粥(牛奶250毫升,燕麥25克),雞蛋羹(雞蛋1個),海米拌芹菜1小蝶。
午餐:蕎麥大米飯1碗(100克),青椒肉絲,香菇豆腐湯。
晚餐:花卷1個(100克),醋椒魚,西紅柿炒扁豆。
也有絕大部分糖友們認為水果不是糖尿病人應該食用的,哪怕是很少的量,但實際上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人體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水果中含有的果糖其實是不需要胰島素參與代謝的。所以糖友們放心,水果可以吃,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先將自身的血糖控制平穩后才可加餐吃水果,至少餐后血糖要低于10毫摩/升;每次加餐的量約為100g;另外要選擇含糖量較低的水果,例如蘋果、梨、橘子、柚子、獼猴桃、葡萄、草莓等;另外如果進食水果量較大,就要減少正餐中主食的攝入。
糖尿病患者要進行自我監測與管理,首先要觀察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如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體重減少)情況癥狀、全身是否乏力,還要定期檢查心臟的大小、節律,下肢情況,有無浮腫,眼底是否有問題,是否有皮膚潰瘍等。
其中有些患者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如測血糖,這是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血糖監測了解血糖濃度,可以幫助患者隨時調整飲食、運動及判斷療效。病情比較穩定、血糖控制比較好的糖尿病患者,一個月可以監測5到7次,其中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后的餐后兩小時血糖、夜間血糖,每次監測一種血糖就可以了,如第一次監測空腹血糖,隔幾天后再監測早餐后血糖,再隔幾天監測午餐后血糖……每個月共監測5到7次就可以了。
除了自我監測血糖外,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情況也非常重要,因為糖尿病患者很容易血壓升高,進而對心血管、心臟造成損害。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正常血壓值為130/85毫米汞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電子血壓計有一定誤差,測量效果不如醫院常用的水銀柱血壓計,因此糖尿病患者也要定期到醫院測量血壓。
除了血糖、血壓這些糖尿病患者可以自行監測的項目外,糖化血紅蛋白以及尿酮、尿微量蛋白、尿糖的監測也很重要,但為了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這些監測必須要到醫院去做。其中,糖化血化蛋白可以穩定地反映人兩三個月以來的血糖平均水平,反映體內葡萄糖代謝的情況。有的糖尿病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較正常,就不愿意測糖化血化蛋白,殊不知,每次測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當時的情況,而不能反映一段時間里人的總體血糖情況。因此,定期監測糖化血紅蛋白還是非常重要的。
家用血糖儀是在指尖采血,測的是毛細血糖。這種監測是有一定局限性的,當血糖超過13.3或低于1.1時,這種血糖儀就不能顯示數字了,而是顯示代表過高(“HIGH”)或過低(“LOW”),這個時候就不能用血糖儀測血糖了。尤其是當患者的血糖值過高甚至(家用)血糖儀不能讀數時,情況就比較危險了,因此要盡快到醫院取靜脈血進行檢測;
專家指出,有的糖尿病患者平常堅持每天早起后在早餐前服用降糖藥物,因此即使要測空腹血糖,也習慣了早起按時吃藥。然而這會影響血糖值,因此空腹測血糖前千萬不要吃藥。此外,糖尿病患者在復查血糖的日子里要注意保持一貫的生活和服藥習慣,不要故意少吃東西或不吃降糖藥,另外檢測的前一天晚上10點后最好不吃不喝,晚餐也別吃太油膩的。
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就是要“管住嘴、邁開腿”。很多糖尿病患者會習慣經常到餐館飯店去“打打牙祭”。但是名醫館專家指出,餐館的飲食其實非常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因為普遍餐館做的菜,不但熱量非常大,而且大多的油、鹽、糖都比較多,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重要大忌。
除了飲食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運動療法也很重要,也就是“邁開腿”。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每天要適當活動,卻忽略了對運動前對于自身血糖的監測。事實上,血糖低是不宜劇烈運動的,否則極有可能暈倒。此外,運動中一旦出現頭暈等低血糖癥狀,也要立即停下來;必要時還要及時服用一些糖來使血糖達到正常值。
有一些公園里專門用鵝卵石等鋪設了石子路,很多人喜歡在上面走用來按摩腳底、促進血液循環,有的人甚至更喜歡赤腳走路。但是這種保健方式并不適合咱們的糖尿病患者,因為糖尿病患者要更加特別注意腳部保健,而走石子路會增加糖尿病患者腳部破損的概率,增加他們患上糖尿病足的風險。另外,糖友們運動的時候為了防止腳部出汗太多,專家還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在腳趾間夾上棉花等柔軟、透氣、并富有彈性的物品,防止腳部的過度摩擦或者產生腳趾的疊壓。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引起的嚴重并發癥之一。名醫館專家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中,足壞疽的發生率比非糖尿病人高17倍。對于咱們糖友們來說,即使是很輕微的擦傷,也極有可能引發感染,產生壞疽甚至需要截肢。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足部的保養,每天要用溫水以及無刺激性的肥皂清洗雙腳,注意水溫不要過高。還要注意保持足部及腳趾間的干燥;足部特別干燥的患者可用護膚品來涂抹腳部;洗腳后要及時修剪過長的趾甲,趾甲前端應剪平磨光,防止向內生長。另外如果腳上有繭子或雞眼之類的,千萬不能用手摳或用小刀,也不要貼雞眼膏等刺激性化學藥物。
另外,糖尿病患者千萬不能赤腳穿鞋,平常最好穿白色或者淺色的襪子,以及時觀察腳部的健康情況。襪子的襪筒不要太緊,因為糖友們本身的血液循環就不好,太緊了就不利于血液流通。糖尿病患者穿鞋也應該要注意,最好穿圓頭、平底、軟牛皮的鞋子,還要注意鞋子里面有無異物,有無線頭、接縫等,因為這些都可能導致糖尿病患者腳部磨損,新鞋最好撐松了、合腳了再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