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就是自由市場政治
張三一言
這篇文章并不是有甚么高水平或有甚么獨到見解,而是最平凡又常見的反民主八股。正因此而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故擇而評之。
我不爭論亞里士多德說最好的政體是君主制還是貴族寡頭制,也不理最好的制度是君主制是伯拉圖的觀點還是阿理士多德的觀點。因為他們的話只是一家之言(盡管是名家),既不是言盡真理、說必真相,也不是一言為天下法,后人連標點符號也不能改。若要依他們的話為準則拿來判定今天的政治現實,我只能給一個評語:食古不化。是以殭尸思想去看今天活的現實。
如果按照民主比君主貴族寡頭更壞的制度的觀點論理,而得出「臺灣則是不折不扣的民主制,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政治精英利用煽動來獲取政治資本,以便完成他們的愿望。」的結論成立的話。那么不論在邏輯、理論、事實方面我們都可以對專制制度如是說。
君主制是君主一人煽政治精英以獨攬大權,精英沒有反抗能力;
貴族和寡頭則是收買或勾結政治精英為其共治賣力,精英沒有別的路可選擇。
這些政制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不論君主還是貴族寡頭,其統治者(個人或集團)都是固定和唯一的;二是,人民群眾完全絕對被排斥于政治參之外。
就算民主是「政治精英利用煽動來獲取政治資本」可成立,它也比君主或貴族寡頭等專制制度有如下優點。
第一、你精英要“煽動”人民群眾,但人民群眾不像在君主貴族等制度下的那些不能或沒有選凙權利的精英,而是可以“不受煽動”;精英們莫可奈何。
第二、民主制度下的精英個人或集團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當社會上出現 A、B、C、D…精英集團(這是正常民主的必然現象,也是成其為民主的必要條件之一)齊來“煽動”人民群眾時,人們就可以把自己手中的選票“吊起來賣”。看你們 A、B、C、D誰最能滿足我的要求,給我足夠的回報,我就把手中的一票送給你。人們受不受“煽動”,手中一票給不給你,主權完全在每一個人手中。這時的實情是政客有求于選民,而不是選民被政客牽著鼻子走。
舉個大家生活上最熟悉的事情為例。有A、B、C、D…商品大做廣告、推銷、“煽動”顧客賣貨。但錢在顧客手中,顧客成了商品老板的米飯班主,老板非得使出渾身解數,竭誠為顧客的需要和利益著想不可,把價錢定得最低,把質量提到最高,把服務服做到最周到。這時顧客成了主角。香港商場有一句流行的口號:“顧客永遠是對的”。很明顯,市場的自由競爭,得益的是顧客。當然另一方面,能給顧客得益的商品老板也是得益者。
同樣理由,在自由民主社會,有精英“撈取政治資本的競爭”,得益的是手中有選票的民眾,當然能滿足民眾的政治精英也是得益者。是雙贏之局。
我們可以說:“民主就是自由市場政治”。選民就是顧客,政治精英就是商場老板。政治自由市場活動和經濟的一樣,都是老板顧客互利的雙贏活動。(專制制度中,人民和統治精英間是零和游戲,是你死我活的關系)
第三、世界上沒有出現過人民有自由和自主權利參與政治的專制制度;也不存在沒有人民參與政治的民主制度。民主與專制的本質區別是:前者政治由民眾參與和決定,后者人民被排斥于政治參與之外。專制制度下,人民完全和參與政治絕緣;民主制度下,民眾可以而且必然可以參與政治,且是參與的基礎和主角。
第四、在民主制度下,人們的自由權利、人權,諸如人格尊重、自我發展等等權利是不證自明為自己天然擁有;政府的權力是由人們授予的。人要政府的理由和請個守們的護衛或養條看門狗的理由是相同的。在專制制度下,人們的一切權利都是統治者恩賜的,他高興就給一些,不喜歡就不給,或者給了隨時都可以收回;統治者的權力是他們固有的,統治者的目的是為了役民。
或者可以這樣說:專制是把民馴服成奴的制度;民主是把權力者馴服成仆的制度。
民主與專制還有很多很多可比的地方,這里只是在民眾與權力者之間的關系方面略說其要而已。
好了。請朋友們自行判斷一下,拿專制的君主貴族制度等專制制度和民主制度各自的優點缺點比比看,到底誰的優點多,誰的缺點少?當你只能在它們中間取其一時,你要的是哪一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