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后跟和腎的關系非淺。腎有什么用?主藏精,主骨生髓。如果骨頭疼,不用懷疑,基本和腎脫不開關系。另外從經絡尋行路線來看,神經是經過足跟的。
所以當腎虧損精氣,它就沒力氣順著經絡往上走,集體停漬在足跟。這樣一來,腳后跟發疼,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不止有腎經,腳后跟也是奇經八脈里陰蹺脈'陽蹺脈的發力點。正常情況下,有這么多經脈傍身,腳后跟應該很有力量,你翹起腳尖跳舞都沒問題。
然而,腎經氣虛的朋友,腳后跟都比較虛弱,沒法受力,自然容易疼痛。講了這么多,你明白了嗎?
足跟痛,記住這三步,對調理病癥大有幫助。
第一步;按壓肚臍周圍,通腎經。
這屬于道家養生方法,你每天不定期做一做,可以打通腎經。腎經通,之后無論是補是泄,效果都會好許多。先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平躺,取於肚臍左右相隔1厘米的地方,按壓,直到你沒法在往下壓,停留30秒,放開,重復這個按壓動作,做到10次以上。感覺有酸脹痛感都是正常的。你會發現,自己的腳正一點點變熱,說明腎經通了,溫養足跟。注意: 孕婦不可按,月經期也不可按。
第二步:艾灸4穴,溫補腎臟。
在腎經打通后,再利用艾火溫通經絡,補虛助陽,散寒止痛的作用,針對性的選穴進行艾灸,就能很好的調理足后跟。那么艾灸那幾個穴位呢?它們分別是阿是穴(即疼痛處).昆侖穴·,太溪穴,涌泉穴。每個穴位艾灸15分鐘左右即可。各穴定位可網上查詢,不一一說明了。
備急千金藥方指出: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當其處,不問孔穴,即得便快成。
第三步善吃黑色食物,鞏固溫補效果,。黑色獨入腎經,益腎強腎。
常見的黑色食物有哪些呢?
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棗等等。別看它們黑不溜秋的,一點也不起眼,把它們吃好,你能幫自己調理好多年毛病呢!
愿你健康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