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的食療禁忌 1、戒刺激性食飲和興奮性藥物:辣椒、生姜、胡椒、煙、酒和大量飲濃茶,服咖啡因、苯丙胺等興奮藥對心臟也會帶來負擔,在風心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時,尤當注意。 2、適量的限制食鹽的攝入:與限制食鹽道理相同,風心病患者應少吃含鈉豐富的食品如香蕉等,以免引發水腫。 3、緩進飲料:一次喝大量的水、茶、湯、果子汁、汽水或其他飲料時,會迅速增加血容量,進而增加心臟負擔。因此進食飲料不要太多,最好一次不超過500毫升。需要多喝水時,分成幾次喝,每次少一點,相隔時間長一些。易誘發心臟病的不良習慣 許多人以為多運動、少吃油膩食品、戒煙戒酒就可躲過心臟病的魔爪。其實這種做法并不完全,因為還有些日常忽視的生活細節也會謀殺你的心臟。 1、霧天在戶外運動。在空氣污染最嚴重的霧天里進行戶外鍛煉會阻斷血液中氧的供應,從而使血液更容易凝結。 2、陪著別人吸煙。研究發現,如果一個人每周三次,每次暴露在別人吸煙時吐出的煙霧30分鐘,那么他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很少被動吸煙的要高26%。 3、怒斥會對心臟造成巨大的沖擊。 4、事業至上,忽視減壓。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精神壓力最大的冠心病患者比精神壓力最小的患者死亡的可能性要大三倍。因此,每天沉思20分鐘會減少你25%以上的焦慮和抑郁。 5、終日愁眉苦臉。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跟蹤觀察150位健康的男性長達十年,最后發現,在這次試驗一開始態度就非常樂觀的人得心臟病的可能性比那些態度比較悲觀的人要小一半。 6、做運動,一定要時間長。任何經常性的身體活動都可以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即便每次只運動5到10分鐘。 7、吃燒烤。高溫燒烤的食物會產生一種稱為晚期糖化終產物的血液化合物,這種化合物會減少細胞的彈性,并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 8、油炸食物。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記錄了八萬名女性長達十四年的鍛煉及營養習慣。研究人員發現,與心臟病關系最大的是攝入的食物中含有的轉脂肪酸,它是一種降低HDL膽固醇含量并增加對人體有害的LDL膽固醇含量的變異脂肪,而罪魁禍首就是炸薯條。 9、壓抑憤怒。壓抑憤怒會加大對心臟的壓力,如果發泄出來,會使心臟感到更舒適,降低心律不齊、心絞痛的幾率。 10、終日懶洋洋。研究發現,終日渾身懶洋洋的人比經常強迫自己做劇烈鍛煉的男性患心臟病的可能性要大28%。 11、狂熱一時的節食計劃。體重波動非常大的人與體重緩慢下降而很好地保持下去的人相比,心臟要弱得多,血流要差得多。 12、三餐進食過飽。胃壁擴張,會使肺內壓力升高,導致心臟代謝增加,容易誘發致使性的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患者每餐不宜吃得過飽,一般七八成即可。 13、遠離朋友。在工作中結交朋友最少的人,其心率也最高,血壓指數也最不健康,即使是在非常時期也是如此。 14、臨時的婚外性關系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倫敦圣托馬斯醫院的醫生們發現,75%在性交的過程中突然死亡的病例都與婚外情有關,同許多年輕女性有親密關系的男性的死亡風險最大。 在調查與配偶保持長期忠貞的男性中,醫生們幾乎沒有發現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15、尚未起床就盤算著當日的工作計劃。血壓在早上會激增。不過聽音樂可以幫助控制血壓,從而使早上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降低。 16、打呼嚕不礙事。半數男性有睡眠窒息癥(人們在睡眠時一度出現呼吸暫停長達一分鐘的情況),還有高血壓癥,通常是由體內含量高的荷爾蒙醛固酮引起的。要消除睡眠窒息癥,也要降低血壓。 17、感冒發燒隨它去。感冒發熱時,對心臟功能的直接影響,如感冒發熱,全身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心臟在相對缺氧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易誘發心律失常。 18、胸前口袋放手機。男士習慣把手機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緊貼著心臟。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手機輻射對心臟有多大的影響,但手機最好不要裝在上衣左邊的口袋里,手機開啟的瞬間,也最好遠離身體。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4000名曾有心臟病發作史的患者進行調查后發現,在一天24小時中,心臟病發作有一個時間節律,每天上午6至9時為發作的“高峰期”,心絞痛和猝死往往會在上午9時左右發生。上午9時發作的非致命性心臟病要比晚上11時發作的心臟病多3倍左右。 此外,日本學者的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清晨的反應最差,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就容易出現危險。 因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臟病發作的“清晨峰”,以安排在晚上或下午為宜。 四種能強健心臟的食物 一、米湯 米湯是心臟病患者應信賴的飲料。取四倍于做干飯的水量,米和水浸泡一夜才煮制。煮好后,將飯粒濾掉,存冰箱內,全天啜飲。食米湯要慢慢啜飲,切忌傾盆似的向喉管里灌。為了取得最好的療效,最好在兩餐之間飲用,而不是在吃飯時服用。 因為那樣服用會把胃酶稀釋,不利消化。如制熱飲可加糖,如想味道更好,還可加入檸檬汁。 二、絕妙的生物黃酮飲料 將12個柑桔和1個檸檬切碎,連皮帶肉及種子一起放進攪拌器,就可制得可口的自然飲料。這種飲料里含的生物黃酮很豐富。生物黃酮屬于維生素C族,是治療感冒、抗感染的自然良藥,它既能防止也能治療全身出血、急性關節風濕病、毛細血管過細或過于脆弱以及易于流產的子宮病,對治療心臟病也是一種最好的飲料。它可與米湯交替服用。心臟病患者服用生物黃酮類飲料不要太多,特別是在與米湯交替服用的情況下。 三、西瓜 西瓜是治療心臟病的有益“飲料食品”。西瓜是很好的“利尿劑”,并且無副作用。將西瓜切成小碎片,像吃炒米花那樣整片送入嘴里,每隔幾分鐘吃一小片。另外,如吃飯時離不開飲料的話,可在盤子旁邊放一塊西瓜,以取代平日的開水或別的飲料。 四、葵花子 攝入60克葵花子,就是一頓最好的蛋白小餐。用前,葵花子必須洗凈,去殼。安假牙的老年病人可搗爛服用。也可將葵花子加在涼拌菜上,再澆上麥芽油,這樣的營養品可作正餐用。南瓜子可作葵花子的代用品,這種食物尤其適合那些患有心臟病的病人。 心力衰竭是各種疾病損害了心臟的正常功能,使心臟收縮力減弱或心臟舒張不充分而難以推動正常血液循環的結果。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力衰竭表現有勞累性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休息時呼吸困難等。部分患者還表現為下肢踝部水腫和尿量明顯減少。 心力衰竭是一種可由多種疾病導致的共同病理狀態,臨床上最常見的引起心力衰竭的慢性心血管病是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科學的手段自我保護,是延緩病情進展、防止病情惡化的關鍵環節。患者要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1. 預防呼吸道感染 已有心力衰竭病癥但病情穩定的人若發生呼吸道感染,則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劇惡化。因此,在感冒流行季節或氣候驟變情況下,患者要減少外出,出門應戴口罩并適當增添衣服,患者還應少去人群密集之處。 2. 掌握好活動量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但切忌活動過多、過猛,更不能參加較劇烈的活動,以免心力衰竭突然加重。 3. 選擇清淡少鹽飲食 飲食應少油膩,多蔬菜水果。對于已經出現心力衰竭的病人,一定要控制鹽的攝入量。鹽攝入過多會加重體液潴留,加重水腫,但也不必完全免鹽。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定要戒煙、戒酒,保持心態平衡,不讓情緒過于興奮波動,同時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