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巾不僅僅是中國大媽的詩意,更是外國美女赫本的時尚
萬物復蘇,生機盎然。
這時,你需要有一條絲巾,柔順親膚的絲綢,如春風拂面,像花瓣一樣,綻放在春天。
最近天氣超好,春光無限美。
雖然有老派的人在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襖送,但真正愿意“捂春”的人也不見得多。
你不懂大媽的絲巾,就像你媽看不懂你的破洞牛仔褲
無論是為了贏得個輕松上陣的“自由身”,還是迫不及待地想讓春天上身,不少人都換上了輕盈的春裝。
任那些養生教導員不停地吆喝著“倒春寒可不能不預防啊”,只要有絲巾在手,就能護住頸脖間的溫度!
沒有絲巾,請不要輕易混時尚圈
絲巾飄逸靈動,款式多樣,花色繽紛,不僅可保暖,更能搭配各種服裝,起到妙不可言的修飾作用。
自由組合、隨性變化。
時尚教頭們想著法兒,發明了千變萬化的絲巾系法,什么老爹結、短項鏈結、蜻蜓結、兔耳朵扣、領帶結、西部扣,等等,數百種結、扣,似永遠都解不開的情結,系出了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風情萬種。
所以,一條絲巾怎么夠?
據說一個女人至少得有5條以上的絲巾,你有多少條呢?
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一個叫奧黛麗·赫本的美女說,她只有一件襯衫、一條裙子、一頂貝雷帽和一雙鞋,卻有14條絲巾。
在經典電影《羅馬假日》里,赫本感嘆道:“當我戴上絲巾的時候,我從來沒有那樣深切地感受到我是一個女人,而且是一個美麗的女人。”
另一個叫伊麗莎白·泰勒的美女說得更過分:“沒有絲巾的女人沒有未來。”這說明絲巾對女性的美麗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沒有絲巾,就像春天沒有花開
有了絲巾的點綴,能夠瞬間提升女性的優雅和魅力。在上世紀70年代,時尚界對絲巾的癡迷曾經登峰造極。
在日新月異變幻不定的時尚界,只有絲巾從來沒有淡出過趨勢舞臺,而且越來越受追捧。
直到如今,若只把絲巾用來保暖,真有點大材小用。
絲巾是從頭到腳無所不有的飾品
絲巾作為可以大做文章的小可愛,早就是時尚達人不可或缺的扮靚法寶,從頭到腳都有它的用武之地哦!
曾經陪一位新加坡的朋友去逛絲綢市場,我一個勁地把她往襯衫、裙子處領,她卻執拗地將我拽向絲巾店。
我覺得很不理解:不是說新加坡全年熱天嗎?那還圍什么圍巾!她對我更不解:絲巾只用作圍巾嗎?這才叫暴殄天物!
沒有絲巾,怎么梳頭呀
確實,作為時尚配飾的絲巾,不僅是春暖花開,也是夏花絢爛。
春夏的搭配,有條絲巾就會變得不一樣。
越是簡單的單品越需要用絲巾來提亮,比如T恤。
條紋T恤時髦歸時髦,但其實不好穿,搭一條絲巾會讓基本款更有看頭。
絲巾也會給純黑色衣服增添靈氣。
一件簡單的白T,有了絲巾的加入,就不用害怕將白T穿成汗衫了。
夏天穿純色連衣裙時,絲巾那一抹亮色的點綴,會有一種突然“活起來”的奇妙張力。
沒有絲巾,怎么約會
穿V領時,若是感覺胸前空蕩蕩的不自在,絲巾能幫你調整露膚度,這個小小的細節還能讓人將視線移到你的臉上。
絲巾可以做頭飾——當包頭帕、扎馬尾巴、系麻花辮等,可以系在手腕、手臂上當手飾,還可以系在腰上。甚至可以把絲巾系在包包上。
再平常的衣服,搭上一條別具一格的絲巾,驚喜就隨之而來。
絲巾就那么隨意地一系,讓人的時尚度瞬間上升,個性鮮明,也不大容易遭遇撞衫、撞包的尷尬了。
再不愛絲巾也得在包包上系一條,也一樣做潮人
絲巾除了賦予人們審美品位之外,還給了人們自由的想象空間,各種輕松活潑的創意完全擺脫了刻板、拘泥,確實是詮釋自然浪漫氣質的最佳道具。
而當中國絲綢遇到了中國畫后,絲巾又有了另一番風情。
最近一次偶然的聚會,從一個著名絲綢企業的設計師處獲悉,他們正在嘗試把畫家饒煜明的國畫牡丹運用于絲巾設計上。
絲巾不是只有愛馬仕,中國的絲綢和中國的畫也能做出大牌
100%桑蠶真絲和出神入化的國畫結緣,于清雅嫵媚之上又增添了雍容華貴的天香國色,打造出別具一格的中國愛馬仕絲巾。
佩戴這樣一條名貴的絲巾,無論是參加晚會還是出席正式場合,都顯得奢華卻不事張揚,穩重卻又不乏風情,美艷卻不顯輕佻,無聲地流露出非凡的格調和魅力。
更難得的是,若是打開絲巾,立馬就是一場流動的畫展。
饒煜明畫在絲巾上的國畫
絲巾,柔情似水的花兒
刊登于《浙江工人日報》2019年3月27日
http://epaper.zjgrrb.com/html/2019-03/27/content_266024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