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
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樸樹低沉又雄壯的聲音開始響起,帶著稍微快一點的語調,配合著略微悲傷的詞曲,營造了一種歡快而又蒼涼的送別氛圍。臨別不舍,古人折柳以代表挽留,自古以來都是送別時的最佳頌歌。人間最難莫過于“情誼”二字,一壺濁酒,道出了多少辛酸淚,一把明月光,又撒出了多少思念的情緒。
在一片蒼茫而又廣袤的大地上,樹葉與花草之間,一歲一枯榮,繁榮交錯,臨別的人揮手告別,面帶笑意,而又眼含不舍,他們于長亭邊,于溪水旁,于山月之巔告別,隆重而又簡約。他們手挽著手,一步一步邁過重重疊嶂,踏過刀山火海,去看發散著光芒的明天,他們的眼中,充滿再見時的希望,他們的內心,燁燁生輝。
當杯子碰著杯子咣咣作響時,一飲而盡喝下去的是滿腹愁腸,吐出來的是再見,或者再也不見的決絕,毅然。當晚風吹拂旅行人的發梢,送別的人面帶愁苦,用力的揮手,仿佛是最后一面,事事兩茫茫。青白色的木板被踩的咯吱咯吱響,噠噠聲的鞋子走來走去,時而舒緩時而疾馳,那是他們送別時的匆匆與不舍。
樸樹的《送別》,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道出了愁苦之人的思緒,他們將所有的情思與念想寄托在懷揣希冀的物品上,用來寄托,用來憧憬。當你們再次返回到家鄉時,不要徘徊,不要悲傷,要勇敢地踏向那方曾經養育自己的天地,去見見相伴長大的發小。盡管容顏已變,童年不在,但是支撐人活下去的人就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