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對花卉給予了更多的熱情,牡丹依然最受追捧,芍藥開始追評局面,同時素馨、茉莉、山丹、瑞香、含笑、麝香也擠進人們的視野。
這還不夠,宋廷還命令各海港購買海外的奇花異草,輸送到都城。每到春暖花開,皇帝就要和大臣們一起賞玩,賞花時君臣唱和,宋朝文集中有不少詩都是這么作出來的。
比如宋徽宗就有一首著名的賞花詩:
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
零露沾如醉,殘霞照似融。
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
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
不過這首詩著名并不是寫得好,而是寫的好。
嗯,壹讀君(微信:yiduiread)是說字寫得好。
總而言之,流行的繼續流行,不流行的也開始流行。
比如,簪花。
與唐朝姑娘們戴花比美不同,宋代不僅婦女戴花,男人特別是士大夫也戴花;舉行盛大集會的時候,皇帝和大臣也會戴花,不過大多是羅絹做成的假花。根據場合不同,戴花的規矩也不一樣。“生辰大燕遇大遼人使在庭,則內用絹帛花……春秋二燕則用羅帛花……凡對御則用滴粉縷金花……”
每種花具體長啥樣壹讀君(微信:yiduiread)不知道,不過既然這么流行應該很好看。
關于戴花,還有一個很詭異的故事。
話說當年韓琦去揚州做知州,州衙的花園里有四朵很神奇的芍藥花,不僅長得大、色澤鮮艷,花邊兒還是金色的。老人說,這種花幾十年才能見一次。韓琦一聽,開心死了,立即下令在花園中擺宴慶賀。
當時在韓琦以下,還有通盤王珪和簽判王安石,這三個人都是大V。大家一合計,既然這花這么神奇,他們三個一人一朵得了……可是還多了一朵怎么辦?
就在此時,有人通報:大名士陳升之赴任途經此處!
這下好了,第四朵花有主兒了。幾個人歡天喜地地辦完了party。
后來,韓琦、王珪、王安石和陳升之四位都做了宰相。
不管這是不是真的,宋代人的花卉業比唐代更發達了就是了。不僅發展出了著名的花卉產區,比如洛陽、彭州的牡丹、揚州的芍藥、成都碧雞坊的海棠,還總結出了 “百花皆可接的”的技能:茄根接上牡丹,就能在夏天開出紫色的花朵,桃枝接上梅花,就能讓人們在嚴冬產生春天來臨的錯覺,如果把蓮子放在靛色的罐子里,年年培育就能開出碧色的荷花,如果改用梔子花的水來澆灌的話,荷花就會是黃色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