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某,男,55歲。
高血壓病史,最高血壓200/110mmHg。入院后血壓高,經用吲達帕胺,絡活喜,諾欣妥仍控制不佳,在170/100mmHg左右,雖泵注硝酸甘油,但患者隨即出現頭痛、惡心等副作用,不能耐受硝甘。檢查高血壓五項、腎上腺等未見明顯異常。
患者面色紅黑,職業為白事嗩吶手。見證: 咳嗽,嗆咳為主,偶有咳痰色白不稠,夜間為甚。便秘,大便干結。小便黃。不怕冷熱,口中干口苦,血壓高則頭痛頭暈,胸悶,偶有心悸。左腹部拘攣,心下痞,腹脹。睡眠一般,胃口好。舌略暗,苦白厚,脈弦有力。
白前10 紫菀15 柴胡18 枳實20 白芍20 甘草12 桂枝15 茯苓30丹皮10 桃仁10 仁10厚樸10 蘇子15 杏仁10 (3劑)
回訪: 服藥后咳嗽消失,大便也通暢了。心電監護提示血壓再服藥期間也逐漸下降,三劑中藥服完后,血壓在140/90mmHg左右(西藥未變)。
按:患者咳嗽,嗆咳,夜間為主,舌暗,為瘀血咳嗽,方選桂枝獲苓丸,大不當逆之,故與四逆便干結,苔白厚,脈有力,似可下,但是患者此時氣沖,1散。腹脹,取厚樸;白前、紫莞用以止咳。其中白芍、枳實、桃仁、杏仁、蘇子均能通便。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