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十分的神秘,他幾乎從不在世人面前展示自己,但卻通過培養徒弟來攪動一個時代的風云,使得整個天下似乎都是他手上的玩物。他在社會自然、軍事縱橫、宇宙玄妙等方面無一不精,被很多后世學派的人尊圣稱祖,而他所培養的徒弟也成為各個方面的翹楚,一出山便驚艷四方,令人稱奇。介紹了這么多,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這個人是誰。這個人就是王詡,他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就是鬼谷子。鬼谷子一生中培養出了很多撼動天下的弟子,但是這些弟子卻毫不例外無一善終,令人咋舌。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鬼谷子的六大弟子吧。
一、商鞅
商鞅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在秦國所施行的商鞅變法,在政治上改革了軍功爵位、土地制度;在經濟上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施行耕戰體系,使得秦國的國力逐漸壯大。從此之后,秦國才開始獲得逐鹿中原的資格,并且實力不斷的積蓄,最終在秦始皇的手上統一六國,商鞅對此可以說是功不可沒。但是可惜的是商鞅的結局卻并不好,他的伯樂秦孝公死后,他便被公子虔誣陷謀反,車裂而死,全族都被夷滅了,凄慘不已。
二、龐涓
龐涓是戰國初期魏國名將,與孫臏同拜于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龐涓學成下山后,被魏國拜為上將軍,統軍征戰四國,為魏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龐涓的心胸卻并不寬廣,面對軍事才能優于自己的師弟孫臏,他設計將其膝蓋骨刮去,使之終生不能行走。但是龐涓也沒有得到好的結局,在與孫臏的遭遇的馬陵之戰中,龐涓為孫臏的減灶計所敗,萬箭穿心而死,人頭都被孫臏帶回了齊國,凄慘不已。
三、孫臏
孫臏本名孫伯靈,他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是兵圣孫武的后代。孫臏師從鬼谷子,下山之后卻被師兄龐涓所害,遭受到了臏刑,致使身體殘疾。幸而后來遇到齊使,為其所救,才最終逃脫牢籠。之后孫臏被齊威王所欣賞而拜為軍事,輔佐田忌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次大敗龐涓,且將其殺死,報了臏腳之仇,并為齊國的霸業奠定了基礎。但是孫臏的結局也并不是特別好,晚年的他遭受齊王的猜忌,被迫逃離,顛沛流離而死。
四、蘇秦
蘇秦是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他和張儀同出于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下山后蘇秦憑借此才能游說列國,提出了合縱六國以抗秦的戰略思想,并最終組建合縱聯盟,任"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可以說是操縱天下大勢。但是由于張儀的破壞,聯盟最終解散,蘇秦也回歸燕國,并幫助燕國在齊國從事反間活動,最終被齊國眾大夫刺殺。
五、張儀
張儀是魏國貴族后裔,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他與師兄蘇秦同時師從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出山后曾希望投奔蘇秦尋找出路,卻被蘇秦拒絕,最終憤而投秦,并最終得到秦國的重用,并且被秦惠王封相。被封相后張儀立馬游說列國,以連橫破合縱,使得秦國得到了喘息以及發展的機會。其中《孟子》中說的“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說的就是張儀。不過可惜的是張儀后來的遭遇也不太好,秦惠王死后便被秦武王趕出秦國,一年后便在魏國郁郁而終。
六、毛遂
毛遂是戰國時期趙國人,本是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他自薦出使楚國后,促成了楚、趙合縱,聲威大震,被平原君視為上客。平原君曾稱贊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可以說一時風光無限。但是毛遂的結局也不太好,因為他經過促成了楚、趙合縱一事后聲名大震,所以在燕國來犯之時趙王不顧實際情況竟強行要求毛遂掛帥,最終使的趙軍大敗,毛遂也自刎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