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傷寒條文:
第357條 :傷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藥物組成:
麻黃升麻當歸知母黃芩玉竹白芍天門冬桂枝茯苓炙甘草石膏白術干姜
此方藥物眾多,在傷寒論中可稱大方,如果記憶,首先可以背誦陳修園老先生長沙方歌括,或者按照本人的記憶方法。理解是最快速最牢固的記憶方法。
傷寒六七日,病邪已經變的復雜了,大下后,大下法,下是傷津液上陽氣的做法,寸脈沉而遲,左寸是心,右寸是肺,沉而遲是陽氣下陷,桂枝溫心,麻黃啟肺,手足厥逆,厥逆是手足冰冷,機理是陰陽氣不相續接,四末者陽氣之本,大下陽氣津液兩傷,仲景治療手足厥逆,有三種辦法,發越郁陽的四逆散,溫里的四逆湯,補血通脈的當歸四逆湯,其中當歸是針對血不足,脈管變細而致熱量傳達不暢引起的厥逆。桂枝白芍當歸炙甘草就是當歸四逆的影子,咽喉不利,唾膿血是有余熱不盡,治療出血上部用黃芩,中部是黃連,下部是地黃,咽喉是上用黃芩,升麻是咽喉痛唾膿血的專藥,升麻鱉甲湯是參考,泄利不止,脈又虛損,用理中的干姜白術茯苓等,剩下的玉竹是少陰津液不足藥,桂枝是少陰陽氣不足藥,知母石膏是陽明藥,白虎湯主藥,清陽明熱,干姜石膏的同用是恢復中焦的權宜之計,續命湯也是這樣的配伍,天門冬是天部藥,熱在上可清。
總體來說,此方配伍奇特,臨床治療咽喉疾病有很好效果,關于方中諸多疑問,本人仍有很多不解之處,以上所言,紕漏百出,求同存異而已。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