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介紹:
玉佩呈青黃色,平面前尖后圓,中部雞心隆起,有一橢圓形孔。正背面分別雕刻一龍一鳳。龍首及鳳首并列,采用圓雕技法琢成。龍鼻和眼睛突起清晰,鳳冠突起,喙作內勾狀,回首展望。凹面邊端處陰線刻飾勾連云紋。
西漢早期的韘形玉佩處于戰國風格向漢代風格的過渡期,形式多樣,有些韘形玉佩具有明顯戰國韘形佩的特征,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韘形玉佩中就有這樣的佩。韘形玉佩在徐州地區西漢早期墓葬中較常見,獅子山楚王墓、北洞山楚王墓、簸箕山宛朐侯劉埶墓、韓山劉女宰墓、后樓山西漢墓M1等都出土有韘形玉佩。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的這件韘形玉佩一側雕龍,另一側琢鳳,造型甚是奇特。宛朐侯劉埶墓出土的韘形玉佩為青玉質,扁平,呈心形,兩側分別雕飾云紋和龍紋。韓山劉女宰墓出土韘形玉佩3件,均為白玉質。其中1件正面為長尾獸,體態矯健有力,玉佩兩側分別雕有龍紋和云紋,雖殘但仍很精美。另外兩件玉佩兩側雕有云紋。后樓山西漢墓M1出土的揲形玉佩一側雕行走狀的螭虎,另一側雕鳳鳥,形狀也很特殊。徐州地區出土韘形玉佩的墓葬均為楚國王室成員或地位較高的貴族,等級較低的墓葬不見韘形玉佩。
西漢中期的韘形玉佩已基本定型,心形主體中部的孔變小,兩側的附飾透雕,比早期的更加繁縟。附飾紋樣多為變形卷云紋,個別為鳥獸紋。這一時期,徐州地區墓葬出土資料明顯比早期少,龜山一號“丙長翁主”墓出土韘形玉佩2件,均為扁平心形,兩側透雕卷云紋。
西漢晚期,韘形玉佩的心形主體拉長,中間的孔變小,兩側及上端的透雕附飾更為發達,透雕的龍紋和卷云紋比較夸張,整個玉佩形體狹長。徐州東洞山二號楚王后墓出土韘形玉佩1件,為白玉質,心形主體瘦長,正面微鼓,背面略凹,兩面均飾陰線流云紋,佩體兩側附飾透雕變形動物紋,整件玉佩的風格特點與西漢晚期相一致。
西漢韘形玉佩
西漢韘形玉佩
徐州市獅子山楚王陵墓出土,現藏 徐州市博物館。
西漢韘形玉佩
西漢韘形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