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是一種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致殘率都很高,是非常危險的疾病,一旦發生腦梗即便得到治療,大多數患者也會出現偏癱、言語不清等后遺癥。另外,腦梗容易復發,復發后死亡率極高。那么,腦梗來臨時有哪些信號?如何有效預防腦梗發作?
腦梗又稱缺血性腦卒中,是指因腦部血管發生病變,導致血液供應障礙,腦組織缺血、缺氧所導致的局限性腦組織的缺血性壞死或軟化。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多見于45~70歲中老年人。該病發病急,危害性大可發生嚴重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腦疝和昏迷,搶救不及時會造成死亡。
腦梗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其病變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體內血脂升高,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升高,容易在腦血管表皮沉積,久而久之,易造成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血管堵塞。與之關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壓、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各種原因的脫水、各種動脈炎、休克、血壓下降過快過大等。腦梗危害那么大,如果我們能在早期發現腦梗信號,是不是就可以防微杜漸了。
1、睡覺流口水
雖然有些老年人在睡覺的時候會有流口水的癥狀,但是如果是患有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老年人來說,經常性的流口水可能是腦血栓的前期癥狀,所以要特別注意。
2、肢體麻木
短暫性腦缺血會造成一般單側的手腳突然無力或麻木,除了手腳肢體異常,還可能會發生于一側的臉部,如嘴歪、眼斜、流口水、吞咽困難等,這種情況被稱為“小中風”。小中風之后,發生中風的概率較高,但是由于小中風持續時間較短,往往會被人忽視。
3、走路異常
由于腦血管發生障礙,協調身體的能力降低,患者會出現走路一瘸一拐,搖搖擺擺,掌握不好平衡等癥狀。
4、頻繁打哈欠
打哈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如果休息時間足夠,仍然出現哈欠不斷的情況,有可能是腦梗前兆。有數據表明,80%的血栓患者在發病前的一個星期會出現頻繁打哈欠的現象。
5、突然眩暈
腦血管發生病變后,眩暈這種情況在腦血栓發生前經常見到的,尤其是在清晨起床的時候,另外在比較疲勞或者是洗完澡后也容易出現。特別是一些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如果在一天之內頻繁出現眩暈,就要特別注意。
據說,血管是否健康,握拳5秒鐘就能測出答案。伸出一只手,然后緊握拳頭,手掌會因缺血變成白色。松開后,5秒手掌和指尖能很快恢復血色,心臟和血壓功能正常;如果在5秒以上才恢復,血管彈性可能不好,可能有動脈硬化或心臟泵血功能問題。
1、治療基礎疾病
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是腦梗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長期血壓、血糖控制不佳會不斷損害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引發腦梗。所以高危人群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疾病,控制飲食、合理運動,遵醫囑用藥治療。
2、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善,大家的健康意識并沒有隨之提高。熬夜、吃外賣成了家常便飯。不少年輕人為了工作業績,加班熬夜,即使累到快趴下了,也堅持著不下班。年輕人有上進心是好事,但是如果為了事業上的成就而忽略身體就很不應該了。或者是為了應酬而飲酒過量,也非常容易引起血壓不穩等狀況,嚴重者甚至會導致腦梗。
建議大家在飲食上堅持低脂、低鹽、低糖的飲食原則,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減少或不吃油炸食品。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不熬夜,充足睡眠。
3、加強體育運動
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能夠減少腦梗塞疾病的發生幾率,鍛煉運動對預防肥胖、控制體重以及調整血脂和降低血壓等等均有益處,這是生活當中比較有效的預防腦梗塞的措施,腦梗塞患者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方式,比如快跑、登山等,也可進行慢跑、體操、打太極拳等。
4、戒煙戒酒
在煙中含有尼古丁等等很多害物質,吸入人體內就能刺激植物神經,使人們的血管發生痙攣,心跳加快甚至是血壓升高,從而加速動脈硬化的速度,這種情況是對腦梗塞的發生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