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看到彼得?巴菲特給中國讀者的一封信,寫得很好,讓我動了下單的念頭。
原文:彼得·巴菲特
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在中國出版,在遙遠的大洋彼岸,能與未曾謀面的你們,產生美妙的邂逅。對我而言,中國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國度,它正以飛快的速度崛起,世界在贊嘆中看到它的巨變。中國正在改變世界,從商品制造到價值觀的傳輸,巨龍的吼聲變得越來越響亮。
而在每一個快速變革的國家中,都會遭遇這樣的難題:我們如何抵御各種誘惑和壓力,找尋自己的人生志向,以源源不絕的激情去追尋夢想。我在書中分享了很多關于金錢和幸福的價值觀,它們基于我的個人成長經驗,以及我在摸索中體味到的各種挫折和喜悅。很多人認為,我的人生起點很高,沒有謀生的壓力,自然更容易實現自己的夢想。對于此種看法,我并不認同。離開大學后,我開始獨立地生活,不僅要負擔音樂工作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我和其他年輕人沒什么兩樣,都在為了工作和生活不停打拼。我承認自己在很多方面非常幸運,但是我從父親身上學到了最重要的做人態(tài)度:你的人生起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終抵達了哪里!
我父親沃倫?巴菲特,因為在股市上的巨大成功而享譽世界。對我而言,他不僅僅是一個父親,而且是以話語、行動深深影響我的一個先行者。他極度享受工作帶給他的樂趣,每天都在做自己熱愛的事。讓他最開心的,并不是賺取了多大的財富,而是他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對他而言,錢買得到的東西始終不是必需品,他生活里的奢侈品很少,開的車也是十幾年沒有換。他相信,一個人擁有的膽識和決心,比金錢要重要很多倍。
我發(fā)現有許多父母會給孩子提供經濟援助,讓他們的生活過得很寬裕。但假如父母不尊重孩子的獨特性,也不允許他們去發(fā)掘自己的天賦,這就會導致很不幸的結果。孩子需要犯錯,才能從中學習;孩子需要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成功,才能建立自尊。當善意的父母給子女鋪就的道路太過平坦時,父母就剝奪了子女贏取自尊的機會,這也讓孩子們在塑造性格的過程中欠缺了戰(zhàn)勝挫折的經歷。對孩子們而言,只有戰(zhàn)勝這些挫折才能擁有真正、持久的自信。即便是不富裕的家庭,(但是疲困的家庭絕對很難擁有這種能力-時雨露)父母也能以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的人生走向,幫助他們發(fā)掘自身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故事,也有獨一無二的方式,尋找自己在世上要走的道路。
我的父母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讓我知道人生最重要的事,莫過于尋找屬于我的道路,還有幸福(而非財富)。他們身體力行,告訴我快樂有很多方法,而我得找到自己的對抗失敗的方式。在這一路上,他們放手讓我獨立思考與成長,給予我真正的尊重和關愛。
曾有中國讀者問我,如果有兩份工作擺在你面前,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義但待遇很低,你會如何抉擇?這個問題非常有趣,我選擇的答案與本書所表達的價值觀很契合:我會選擇待遇低的那份,因為金錢是副產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錢買不到快樂,而人的價值觀才是最穩(wěn)定的貨幣,它為我們賺得自尊,贏得心靈的安寧,帶來最豐厚的回報。
人生何其短暫,做自己最快樂的事,不要左右于他人的眼光,由自己去定義成功,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抱擁幸福。準備好了嗎?請跟我一起踏上這場美妙的探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