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要進入編輯和校閱文稿的階段,請審慎且徹底地重新檢視文章,同時也請詢問其他人在閱讀完您文章后的意見。除此之外,以下提供編輯校對的策略也將帶給您相當大的助益。
在開始撰寫文章前先安排時間表,然后遵循時間表的進度進行,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專注地完成文章的所有部分。另外,最好能夠安排在校稿和編輯開始前讓自己休息一天,完全不看文章內容。當我們對文章的記憶稍稍淡去后再重新審閱文章,我們更能抓出錯誤或發現結構上的問題。
您不需要記得該篇文章領域所適用的每一條文法或文獻引用規則,只需要在寫作的同時運用它們。因此,善用所有可獲得的資源,如字典、同義字辭典、文獻、引用指南等。
列出可能犯的錯誤,在編輯文章時您才知道該注意哪些地方。您也可以每次只專注在尋找單一類型的錯誤,反覆看過文章;一次只注意一件事情更容易找出錯誤。
在電腦螢幕上會比在紙上更難發現錯誤,建議將文章列印出來編輯校閱。
當我們只是無聲的閱讀,眼睛經常會略過一些小錯誤,如錯字或缺少標點符號的句子。藉由念出文章,您會看到更多細節,包含拼字、選字、甚至句子結構是否流暢。也可以請他人朗讀您的文章,并請他們點出對內容感到困惑的地方。
另一個強迫自己注意小細節的方法是脫離脈絡。嘗試由后往前閱讀文章,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的讀,如此一來,您便可以聚焦在文字而非想法上面。透過此方法我們更容易找出不完整的句子。
一句一句的閱讀整篇文章,看看是否所有標點符號都是正確的。例如,逗點有放對位置嗎?有沒有缺乏標點符號或連接詞的句子?若是不清楚某些標點符號該如何使用,請查閱寫作手冊。
檢查內文引用是否遵循正確格式,并確認是否有在文末列出所有引用的文獻。這也是二次確認參考資料中作者的名字、書名或文章名等等是否有拼字錯誤。
當我們要復制一段文字并Key in 到文章內時,常常會出現打字錯誤。
事實上,作者本身就是文章的一部份,因此較難從中跳出并帶著批判的想法閱讀自己的文章。藉由尋求外部意見,您可以打破文章既有的想法和框架,得到自己所遺漏的觀點和見解。除此之外,您也不用再懷疑自己是否有遵照文章寫作指引、或文章架構和使用的語言是否清楚。請他人給予回饋是改善文章和成為好作者的必要環節。
電腦上的拼字和文法檢查確實有助于改善文章品質,但卻無法取代文章校閱。發展并遵循自己的文章編輯策略,不要傻傻地相信使用電腦工具便已足夠。
將文章擱置不理一兩天,讓自己暫時不去想文章中的內容,藉此能夠在校閱時更加客觀且敏銳。并且,當過了一段時間再重讀文章時,可能會發現文章需要改變的地方。
參考資料
本文改寫自明尼蘇達大學在2004年出版的學生寫作指南(Student Writing Guide)第29頁,以及其教育與人類發展學院寫作中心的講義<編輯與校閱策略>(Editing and Proofreading Strategies)。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謝謝
轉載文章,不代表學術中國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