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中,太子的地位是很高的,在一個國家中的地位很高。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太子收到的制約也是最大的,畢竟太子是離皇位最近的人,皇帝自然會很擔心太子有什么不該有的想法,處處提防著他,其中的度很難把握。
歷史上很多的太子都倒在了這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淪為了他人的墊腳石。但明朝太子朱標并不在這些失敗的太子之列,他受到朱元璋的信賴,在朱明帝國之中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待遇。
朱元璋對這個兒子傾注了心血,讓他鍛煉處理政務的能力,因此朱標也被后人稱為“史上權力最大的太子”。為何朱元璋如此疼愛朱標呢?這件事就說來話長了,我們下面慢慢說道。
打開百度APP看高清圖片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一介乞丐和尚做到了皇帝的寶座上,這樣的勵志故事讓人很難想象。朱元璋在這一路上吃盡了苦頭,從小父母接連去世,家中貧窮,連一口吃的也沒有。
他只能和兄弟姐妹掙扎求活,朱元璋為了活命,出家當了和尚。可是元末亂世的烽火還是燒到了寺廟之中,朱元璋不得不離開寺廟,四處化緣為生。掙扎于亂世的朱元璋還是參加了義軍,在郭子興手下混出點名堂,成為了一個小首領。
朱元璋深受賞識得以娶妻馬秀英,夫妻兩人恩愛有加,共同度過了許多難關。朱標出生的時候,朱元璋27歲終于有了兒子的朱元璋非常高興,對這個兒子的到來表示了強烈的歡迎。
再加上那時朱元璋已經闖出了一些名頭,急需繼承人來穩固自己的統治。有了孩子的朱元璋就拿下了南京,這對整個政治集團來說都非常關鍵,因此朱元璋對朱標極為重視。
在朱標小的時候,朱元璋就給他規劃了整套的學習和進學,幫他延請老師,給他提供最好的待遇和支持。隨后朱元璋每次的身份地位獲得提升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將朱標立為繼承人,這一點上從沒有改變過。
朱元璋對兒子的愛是真摯的,他不怕朱標和大臣們交往密切,反而處處為兒子考慮,唯恐他不愿意和大臣們交談,創造機會加深雙方的聯系。就在這樣的刻意安排下,朱標的幫手幾乎全都是明朝的良臣猛將。
這些人直接在朱標那里掛職,竭盡全力為朱標排憂解難,而朱元璋沒有絲毫擔心害怕,還頗為欣慰。
朱標被稱為最有權力的太子還體現在監國這件事上。通常來說,皇帝如果有事外出的話,會留下太子監國,這表明了皇帝對太子最大程度的信任。在朱元璋和太子朱標這里,只要朱元璋為江山社稷而打拼。
朱標便順理成章地監國理政,暫時行使皇帝的權力,掌管偌大的帝國,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行。更加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即使在平常時候,朱元璋也會讓兒子朱標時不時監國,讓他培養干實事的能力,將書本上的知識付諸于實際對兒子充滿了舔犢之情。
等到朱標22歲的時候,朱元璋更進一步,直接要求大臣先向朱標回報朝堂政事,之后再由太子上奏。這樣的待遇實在是好到了極點,朱元璋對兒子的愛溢于言表。朱元璋對兒子表現出了最大程度的信賴和支持。
高度放權給朱標,讓他先接觸政務,給他適應和思考的時間,傾注了無數的心血,這就讓朱標成了有史以來權力最大的太子,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只可惜天不隨人愿,朱標的身體沒能讓他支撐住,早早的離世。
讓朱元璋白發人送黑發人,朱元璋一腔心血付諸東流。朱元璋痛失愛子,心中無限悲痛,可是死人不能復生,他也只能收拾心情,將希望放在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身上。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其實有更好的人選。
他的兒子大多已經成年,而且英武異常,完全符合太子的條件。可是即使這樣,朱元璋也沒有動過換太子的念頭,他堅定的讓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壓下了反對的聲音。這其中有一些對嫡長子繼承制的擁護。
但更多的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后的關愛。就像朱元璋和朱標這樣的父子關系,幾千年來歷史中都很少見,朱元璋對太子的放權與信任,是這種父子情深的最大推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