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主管中藥師 梁劍華
1、高血壓
氣溫驟然下降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隨之升高。
2、腦梗、心梗
血管收縮會讓一些患者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血栓。血栓發生在腦血管,會導致腦梗死,發生在心臟,則可能導致心梗或冠心病急性發作。
3、腦出血
而血壓升高,對于腦血管病患者來說,腦出血的發病率會明顯增加。
對于身體虛弱的老年人來說,一旦因氣溫驟降而感冒,有可能會出現支氣管炎、肺炎等感染,也會增加心臟負擔。
穿衣法則“顧兩頭,腳要厚,腰別漏”
天氣寒冷,小伙伴們出門時往往會穿上厚厚的羽絨服、保暖的靴子。但是,卻會忽一個重要的部位——臉。由于血管非常密集,頭部、面部對于寒冷的反應非常敏銳,寒冷的空氣無孔不入。如果只做好了身體的保暖,頭部卻暴露在寒風中,這樣同樣也會引起血管的收縮。還有機會得面癱。所以,一頂柔軟保暖的帽子、堅持規范佩戴的口罩不僅響應疫情防控的號召,還能有效地幫助頭部、面部抵御寒潮。
另外,還有一些年輕的小伙伴,覺得自己還年輕、身體好,為了美而不穿秋褲、露著腳踝。防止發生心腦血管等疾病。
降溫了,三五好友舉杯暢飲“驅寒”快樂而又暖和。但是這其實是酒精給大家帶來的假象。
真相是,酒精進入人體后使血管擴張,出現生理性的血壓下降,此時心臟會反射性地加快跳動,這樣就促使血液循環加快,讓人感覺興奮、身體發熱。
但這溫暖只是暫時的,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的同時,會加速散熱,人體內大量熱量通過皮膚散發,反而會使體溫越來越低。
酒精的作用使血壓下降的同時,還會增加心臟負擔,特別是在嚴寒天氣下,飲酒后出門,再進行戶外活動,很可能會出現很嚴重的后果。
1、杞子紅棗烏雞湯
材料:40克枸杞,20枚紅棗,2片生姜,1只烏雞。
做法:
① 洗凈烏雞,去毛、去內臟,放到沸水里面滾大概5分鐘,撈起,將水瀝干。
② 用溫水浸透杞子,用水來洗凈,水瀝干。
③ 用水洗凈紅棗還有生姜。紅棗去核;刮去姜皮,切2片。
④ 瓦煲里加入烏雞和以上的材料,猛火燒開,改用中火煲大概3小時。
⑤ 放鹽,即可食用。
2、胡椒豬肚湯
胡椒性溫熱,有溫中散寒作用。豬肚有健胃養胃的功效。特別冬季,喝上一碗熱乎乎的胡椒豬肚湯,就能夠祛風散寒、增強食欲。
材料:白胡椒30至50粒,豬肚1個,豬腱肉200克,2片生姜。
做法:先將豬肚洗凈(可加鹽、醋并用開水燙洗),鍋內注水。豬肚,豬腱肉下鍋,加入白胡椒,生姜。煲兩個小時左右,湯稠肚爛時,加入食鹽即可食用。
1、慢跑
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降低,稍微大的運動就會容易引起拉傷。所以我們可以將習慣的快跑變成慢跑,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身體消耗量過大,同時也避免給身體造成傷害。
2、瑜伽
既然冬天空氣干燥寒冷,不適合劇烈的運動,瑜伽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瑜珈這種來自古印度的神秘健身方式通過姿勢、呼吸、冥想等練習,使神經系統平衡,解除心理壓力。
3、散步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散步第一個好處就是鍛煉腰腿,促進下肢的靈活。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好自然腎就受益。腎主骨,所以散步還能有效地預防骨質疏松。
審稿專家: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 主任藥師 王若倫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愿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注明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