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繪畫藝術源遠流長,傳世名畫數(shù)不勝數(shù),作為一個中國人,知道這十幅傳世名畫,足矣。
本篇十大傳世名畫:
《千里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漢宮春曉圖》、《八十七神仙卷》、《女史箴圖》、《步輦圖》、《溪山行旅圖》
一個“高中”天才的作品,出道即巔峰!
《千里江山圖·局部》
《千里江山圖》,絹本設色,寬51.5厘米,長11915厘米,北宋青綠山水畫代表作品?,F(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作者王希孟,18歲為北宋畫院學生,后召入禁中文書庫,曾得到宋徽宗趙佶的親自傳授,半年后即創(chuàng)作了《千里江山圖》惜年壽不永,20馀歲即去世。
小編提示:把手機橫過來觀賞更佳
“中華第一神品”
《清明上河圖》,絹本設色。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并非只是簡單地描繪當時的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yè)繁榮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機,明線下交織著一條令人心悸的暗線,同時又是一幅帶有憂患意識的“盛世危圖”。
張擇端欲通過《清明上河圖》向宋徽宗展現(xiàn)一些社會頑疾。遺憾的是,宋徽宗迷戀精繪祥瑞和吉兆,他看出《清明上河圖》的畫中用意,不愿收藏,只在卷首題簽后就將其賞賜出去。
“畫中之蘭亭”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寬33厘米,長636.9厘米。元朝畫家黃公望始畫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
該畫于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梵,斷為兩段,前半卷被另行裝裱,前半卷名稱:《富春山居圖·剩山圖》,館藏浙江省博物館;后半卷名稱:《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館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史上最早記錄的“間諜”行動作品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南唐畫家顧閎中的作品,現(xiàn)存此本摹于宋代,此畫代表了古代工筆重彩的最高水平,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另有唐寅摹本,現(xiàn)收藏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此圖描繪了韓府燈火通明下笙歌燕舞的情景,且也真實描繪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傳神的刻畫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整幅作品線條工細流暢、色彩絢麗清雅,尤其敷色更見豐富、和諧,仕女的素妝艷服與男賓的青黑色衣衫形成鮮明對照。
開中國傳統(tǒng)繪畫長卷的先河 “中國繪畫始祖”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所創(chuàng)作的一幅著名畫作,設色絹本,現(xiàn)在傳世的共有4件,絹本、設色,均為宋人摹本。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畫作根據(jù)曹植文學作品《洛神賦》的故事,從內容情節(jié)、人物刻畫、環(huán)境描繪進行創(chuàng)作。全畫筆法恰如“春蠶吐絲”,體現(xiàn)了早期山水畫的特點。
《洛神賦圖》被認為是第一幅改編自文學作品的畫作。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chuàng)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寬30.6厘米,長橫574.1厘米,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xiàn)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tǒng)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大唐白描技法的最高成就
《八十七神仙卷》,白描長卷,長292厘米,寬30厘米。現(xiàn)藏于北京徐悲鴻紀念館。
作者是唐代畫圣吳道子創(chuàng)作紙白描人物手卷,該作圖中以道教故事為題材,描繪了八十七位列隊行進的神仙,純以線條表現(xiàn)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場景,畫面優(yōu)美,筆墨遒勁灑脫,宛若仙境,代表了唐代白描技法的最高成就。
目前世界上尚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專業(yè)繪畫作品之一,中國美術史的“開卷之圖”
《女史箴圖》絹本設色,全卷長348.2厘米,寬24.8厘米,是顧愷之根據(jù)張華的《女史篇》畫的一卷插圖性畫卷。此圖原為清內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國聯(lián)軍入北京,為英軍所掠。現(xiàn)藏于英國倫敦不列顛博物館。內容共分9段。
大唐“新聞照片”初唐人物最高水平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作品絹本設色,長38.5厘米,寬129.6厘米?,F(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
作品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意義和藝術價值。 其內容反映了吐蕃(今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
華夏山水畫之真精神 / 宋畫第一
《溪山行旅圖》是范寬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沒有之一。
《溪山行旅圖》繪畫風格相當于山水畫作的里程碑。畫作為絹本立軸縱高為206.3厘米,橫寬為103.3厘米?,F(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為臺北故宮鎮(zhèn)院之寶。
《溪山行旅圖》局部
畫家簽名
ps:
本篇十大傳世名畫
非官方,敬請欣賞。
版權申明:圖片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速聯(lián)!
▼ 推薦關注 ▼
四山藝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