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形成了不少的民間俗語。俗語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經過古人口口相傳而來,雖然它只是流傳于市井之間,但是它的內容淺顯易懂卻又發人深思,反映出人們生活中的經驗和美好的愿望。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在日常生活中,鄰里之間和睦相處也是一種傳統美德。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忙,不僅體現在有事需要幫助,還有互相借用一些物件。有時候自己家里暫時用不到的東西,鄰居剛好急需,借出去解決了燃眉之急,也增加了鄰里之間的感情。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東西按時歸還也體現了一個人的誠信。不過民間卻有“三樣東西不能借,三樣東西不能還”的說法,有道理嗎?
香火不能借
香火,主要是指用于祭祀祖先神佛的香和燭火。古代很多人的家中都會擺放一些神像或者祖先的牌位,一方面體現了對于先祖的緬懷和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先祖和神明護佑家宅平安幸福,表達了追求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在祭祀祖先時,香火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種物品了,早在上古時期,古人就用香來祭祀天地間的神明。《周禮》記載:“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隨著時間的發展,“香火”一詞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成為了延續子嗣的代名詞,比如家里添丁稱為是“續香火”。古人認為借香火就相當于把延續后代的血脈借給了別人,顯然是不可以的。
婚床不能借
婚床即結婚時用的床。民間老話說“一生在世,半世在床”,人這一生有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度過的,所以古代人就對床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在傳統文化里,結婚時“入dong房”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儀式,關于婚床也有很多講究,有鋪床、滾床等禮儀。人們會在婚床的床頭下放幾顆紅棗、栗子、桂圓、花生等,取“早生貴子”等吉祥意。在鋪好床之后,找幾個小男孩兒,到婚床上打幾個滾,即“滾床”,代表著吉祥喜慶。人們認為婚床是不能借給被人睡覺的,即使是家里的房間不夠用,也不能借出去給客人,對于新人來說不吉利。
刀具不能借
古人認為家中那些銳利的刀具是不能外借的,尤其是屠夫所用的宰豬刀。對于屠夫來說,宰豬刀是他們吃飯的家伙,也象征著自己的事業,借出去了意味著財運的流失,其次是宰豬刀非常鋒利,如果被心術不正的人借走了行兇作惡,到頭來是百口莫辯。此外宰豬刀常年會tu宰很多頭豬,古人認為刀上面也沾染了很多戾氣,使用起來非常不吉利。
藥罐子不能還
古人在煎藥時用到的瓷罐子被稱為藥罐子。人吃五谷雜糧,難免會生病,在古代一般會抓回家很多藥材,然后用藥罐子慢慢煎熬,可以說是家中常備之物。為什么說它借了之后不能歸還呢?首先來說藥罐子本身寓意不好,借出去再歸還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其次是由于常年的使用,藥罐子的內壁上可能會有殘留,自己再次使用時,藥罐子上可能會留有別人使用的殘留物,因此不能還回去。
針線不能還
在一些地方,借別人的針線再還回去,會讓人感到不高興。因為針線是只有衣物破了之后才使用的,所以有“破財”之說,此外它也是一種利器,用完了就不必還回去。如果真心想還,就把自己的其他物品給他們,形成一種交換。
拐杖不能還
老年人行動不便時會用拐杖來輔助,它對于老年人來說非常重要。在古代傳統文化里,拐杖是壽星老神仙的手中之物,具有長壽吉祥的寓意,東漢時,民間就有祭祀壽星的活動,祭拜時,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各賜一根九尺長的鳩頭玉杖。此外如果腿腳受傷時,也會用到拐杖。因為自己的腿腳健康了才將它借出去,別人還回來意味著自己還會用到它,所以有不吉利的寓意。
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一些民間的俗語、忌諱等等都被認為是迷信和糟粕,被人們所摒棄。不過一些老祖宗留下來的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我們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于有利的東西還是要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