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一、典籍摘要
1.《本草綱目》:“朱砂根苦,涼,無毒。"治咽喉腫痹,磨水或醋咽之。”
2.《生草藥性備要)):“朱砂根味甘,性平。治痰火,跌打,去瘀生新,寬筋續骨。”
3.《嶺南采藥錄》:“朱砂根治小兒干(疳)痞。”
4.《廣西中藥志》:“朱砂根治風濕骨痛,鶴膝風。”
5.《湖南藥物志》:“朱砂根治勞傷吐血,血崩,心胃氣痛,腹脹腹痛。”
6.《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朱砂根清熱解毒。”
7.《中藥大辭典》:“朱砂根苦辛,涼。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上感,扁桃體炎,急性咽峽炎,白喉,丹毒,淋巴結炎,勞傷吐血,心胃氣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朱砂根葉活血行瘀。”
8.《全國中草藥匯編》:朱砂根苦、辛,平。行血祛風,解毒消腫。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扁桃體炎,白喉,支氣管炎,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跌打損傷,丹毒,淋巴結炎;外用治外傷腫痛,骨折,毒蛇咬傷。
9.《中華本草》:朱砂根苦、辛、性涼。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腫痛;風濕熱痹;黃疸;痢疾;跌打損傷;流火;乳腺炎;睪丸炎
二、現代研究
1.成分:含紫金牛醌、無羈萜、p-谷甾醇、巖白菜素、無機元素、朱砂根苷、朱砂根新苷A、朱砂根新苷B、百兩金皂苷A、百兩金皂苷B、11-O-沒食子酰基巖白菜素、11-O-香草酰基巖白菜素、11-O-丁香酰基巖白菜素、仙客來亭A、環縮酚肽。
2.作用:有抗生育、止咳平喘、驅蟲和殺蟲、抑菌作用,還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壓的作用。
3.藥理:25%煎劑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有輕度的抑制作用。60%的乙醇提取物有抗早孕作用。
4.禁忌:孕婦、虛弱者慎用。
矮莖朱砂根
一、典籍摘要
1.《全國中草藥匯編》:“矮莖朱砂根苦、澀,寒。清熱利咽,活血消腫。用于咽喉腫痛,癰瘡腫毒,蛇咬傷,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
2.《中藥大辭典》:“矮莖朱砂根祛風清熱,散瘀消腫。治咽喉腫痛,風火牙痛,風濕筋骨疼痛,腰痛,跌打損傷,無名腫毒。”
3.《植物名實圖考》:“矮莖朱砂通竅,和血,去風。”
4.《廣西藥植名錄》“矮莖朱砂散血。治跌打。”
5.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矮莖朱砂全草苦澀微甘,微寒。除風濕,解熱毒。治風濕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癆傷咳嗽,喉頭生蛾,無名腫毒,蛇咬傷。”
6.《貴州草藥》:“矮莖朱砂辛微苦澀,平。清熱,利咽,化瘀。”
二、現代研究
暫無研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