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點關注,職場不迷路
同事小孫曾經有過一段被累慘的經歷。先前有著文案寫作經驗的小孫經過辛苦求職,總算找到了一家專業相對對口的工作,不到1年時間,便為公司完成了將近30個大大小小的各類文案,而且大部分均得到了公司的認可。
但小孫的直接領導卻抱著“鍛煉”小孫的目的,在文案完成的基礎上,又給她安排了與文案相關的攝影、視頻編輯等工作。
為了能達到領導滿意,同時也給自己下一步的提職加薪再增添一些砝碼,小孫還是硬著頭皮接受了領導的附加的工作安排,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
結果,小孫由于要學習新的業務技能,不但休息時間被壓縮,身體狀況也出現了問題,掉頭發,發胖,而且還配上了近視眼鏡......
然而,讓她困惑的是,她的那位領導平常還是一副看不起她的樣子,不僅完全不肯定她的工作成果,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批評,挑毛病,甚至冷嘲熱諷。
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上半年部門一位業務主管離職后,小孫覺得個人一直是既有功勞也有苦勞,提個一官半職的,應當不成什么問題。可領導卻偏偏在調職時,推薦了與她共事的小張。
既有工作上的勞累,又有提職上的委屈。平時工作一向主動積極的小孫開始一天一天消沉起來,不斷地向我訴苦,稱工作上被領導給忽悠了。
不難看出,小孫的工作經歷明顯是領導“以鍛煉之名,行壓榨之舉”,是被領導利用而不是被重用了。于是我勸她,你還是換一份工作吧,這份工作都快把你給廢了。
好在,小孫離開那家公司后,經過工作調整,終于再次找到了當初剛入一職時的工作狀態,不但工作輕松熟路,而且個人的付出,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目前,因工作表現突出,小孫已經是所屬部門的業務組組長,據她個人透露,年底有望沖擊部門副職領導。
職場當中,有許多下屬被領導壓榨的情況,而且理由也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層出不窮,但無論怎么變化,如何花樣頻出,但最終均不是用結果來說話。也就是說,付出與回報壓根就不對等,甚至只講付出,不講回報。具體來講,有5種表現形式:
1.榮譽,不想著你。苦活累活還有別人不想干的活,清一色地安排到你身上,但涉及到評選先進、勞模還有職稱等爭光露臉的事兒,卻往往把你忽略掉。
2.提拔,不考慮你。平日里,看似很器重你,時常鼓勵你好好干,并不斷地表示提職很有希望,可是,真正到了關鍵時刻卻提拔別人,回頭安慰你“別灰心,下次還有機會”。
3.核心,不接納你。領導整天讓你打雜,用低質重復的工作讓你忙到起飛,一個工作還沒完成,另一個工作任務又來了。可是,涉及核心的工作不讓你參與,或者是不教給你關鍵的知識。
4.權力,不賦予你。工作出錯,領導不會罵你,但也不信任你。一味地強調工作必須要請示,匯報,使你變成為一個單純執行、和傳聲筒類的工具,基本失去工作的主動權和控制權。
5.待遇,不慣著你。工作過程中,尤其是領導分配額外工作時,總強調“能者多勞”,但涉及待遇時,很少會提下半句“多勞多得”,在大領導面前推薦你,甚至為你爭取待遇更是少見。
在職場,有很多老實員工,面對領導的壓榨,總是悶聲干活,不叫苦不叫累,任勞任怨,但是,卻沒有得到多少回報,讓人看得很是無奈。
然而,選一份工作難,擁有一個好領導同樣也很難,很多時候,誰是自己的領導,哪能靠自己說得算,那么,明知是在壓榨,還想擺脫出來,該如何自救呢?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無論什么時候,多一份選擇權,就增加了反領導壓榨的底氣。而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的實力之上,先讓自己有叫板的能力。
像文中開頭的小孫,從專業從事文案工作轉而從事音視頻編輯工作,也是一種能力跨界的舉動。
在能力提升過程中,當她問及周邊同事,給予的幫助微乎其微,請示領導又以“人手緊張,抽不出時間”為借口加以拒絕時,小孫便選擇了自費學習,從網上買來視頻教材,在線課程,同時,主動加入各種視頻拍攝與剪輯學習群,雖然學得很吃力,但堅持下來后,還是收獲頗豐。
也正是因為小孫的持續努力,讓她有能力將所學的新技能給原先的文案工作再次賦能,反倒成了她日后找工作的優勢。這種借力發力的意外收獲,沒想到還成就了小孫的日后求職。
職場里,要想讓領導將自己劃入真正意義上的培養名單,得先讓自己具備被培養的價值。做好本職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打造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跨界學習力,始終是一條看似“彎路”的捷徑。
有句俗語: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會哭、會鬧的孩子,往往混得不會太差。很直接地告訴我們,孩子在餓的時候,通過發聲,讓爸爸、媽媽或者長輩聽到與看到,才能得到好處,撈來好吃的。
但很多職場人卻是工作都干完了,卻不主動、不申請、不要求,生怕因此損害了個人在領導心目中的好印象。
實則不然。一般來講,你長時間地不發聲,不表明個人態度,在領導那里則會以為,你滿足眼下的薪資待遇了,而且還會認為你總是任勞任怨,工作能力很強,即使分配給你再多的工作你也能夠完成,那么,很有可能你接下來的工作量會越來越多。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遇好心的領導,給你提職加薪的機會自然是皆大歡喜,但若遇就是想“白嫖”下屬的領導,則會視為一種理所應當,甚至是求之不得。
所以你一定要多跟領導匯報,多多表功。要能站在領導的角度去匯報工作,言簡意賅,抓重點、抓核心,多講工作思路,不忘表忠心,讓領導知道你是干活的,干得不錯,而且還有能力有意愿幫領導承擔更多工作責任。
如此,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也是對自己工作過后所應形成的“閉合回路”。
斯坦福大學行為學專家杰弗瑞·菲佛教授說:“人們喜歡他們記得的東西,其中包括你,在很多情況下,人們記住了你,就等于他們選擇了你。”同樣,工作之余,通過及時地發聲,讓領導看到你的工作,進而認識你,時間長了,則會選擇你。
職場里,干小活叫被利用,而干大活則叫被重用。而一些人認為時常被領導壓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對于領導分配過來的各類工作來者不拒。
要知道,越能為領導解決重要的事,你在領導的眼里才越有分量,你總是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失去了在領導心中的分量,進而升職加薪就離你更遠。
因而,面對領導分配的大量不在職責范圍內工作或者一些瑣碎的雜活,要通過正當的理由加以拒絕。比如,你正在忙于手頭重要的工作,領導再給你安排工作時,你可以說:“您上次安排那個活還沒有干完,您覺得哪個活重要,我就先干哪個”,你這么說,領導也要考慮一下怎么安排了。
同時,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好,讓領導看到你有變得更好的潛力。拒絕一次成功了,就會大大減少被壓榨的幾率。便于將個人的既定工作節奏控制好,獲得相對自由的時間。
在職場,工作被徹底干完,幾乎不太可能,因而,對于領導交給你任務,你要悠著點來,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于己不能閑著,也不要累著,把控住自己的工作節奏,才是一種應有的常態。
職場里,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工作之余,當領導與幾名同事一起打牌、玩球等進行娛樂活動時,倘若期間有其他工作任務要完成,那么這項任務,領導通常不會安排給跟他一起娛樂之人,而是讓娛樂之外的人加以先行處理。
倘若這個需要完成任務之人就是你,那么,你定會感到十足的“壓榨感”。給我們的啟示便是,主動接近領導,能夠跟領導玩到一起、想到一起,還是好處多多的。
當你跟領導能夠玩到一起,乃至幫助其處理私事的時候,他們會說一些在公司里不能說的話,有時還會征求一些你的意見。
人際交往中,只有當領導要求你做他的私事時,你的領導才是對你的充分信任。領導會覺得你不會背叛他,然后他會被選入他的心腹團隊。這看似一種討好,實則是一種高情商的體現。
而此時的所謂的“壓榨”則是一種信任的體現,并且一定會有超額的利潤做為回報。人都是情感動物,對領導用心,才能得到領導的芳心。
人在職場,被領導“壓榨”是在所難免的。逃避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當領導給你安排工作,你一定要用妥善的策略來應對,找到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法,使自己的努力獲得相應的回報,這才是真正的成熟的職場人。
@職路施語,20年職場人,20年職場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