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華西村堪稱奇跡,從1961年設立之初,全村窮得叮當響。在過了幾十年之后,華西村卻搖身一變成為了天下第一村,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別墅,開上了豪車。
但這個奇跡并沒有一直延續下去,反而是出現了反轉。如今的華西村只剩下表面光鮮亮麗,實際上卻已經負債累累。這也讓很多人好奇,華西村的錢都花哪去了?咋就能欠下一屁股債?
在60年前,華西村還是一個極其貧困的村莊,但華西村又是幸運的,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貧窮之后,終于這個村子等來了拯救他們的英雄——吳仁寶。
為了能夠幫助華西村擺脫落后貧窮,吳仁寶從基礎建設、土地和人口分配兩個方面入手。先是解決了百姓對于農業所存在的問題,緊接著又修建了道路,建設水利工程,確保農業的發展。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華西村也正是因為較好的交通條件,為之后的經濟發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而在獲得了一定的資源保障后,吳仁寶決定下一步拓展工業產業。
其先是在村里辦起了五金廠,為很多年輕人提供了就業崗位。緊接著華西村進行全面升級,從農村化向城市化邁進。在吳仁寶的帶領之下,全村村民都走上了一條共同富裕的道路。
他們積極投資建廠,每個人都成為了工廠的股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工廠獲得了很高的效益。甚至還開拓了國外市場,慢慢的華西村也就有了天下第一村的稱號。
在華西村繁榮發展過后,吳仁寶也發現與此同時還有一定的風險相伴,他也曾經嘗試展開一輪新的改革方案。但他還沒有完成自己的計劃,就不幸離世了,這對于華西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因為華西村失去了這樣一位有力的推動者,現在又變成了群龍無首。在應該轉型的時間段沒有及時轉型,甚至還面臨著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些都沒有辦法解決。
在華西村經濟效益持續低迷過后,還給村子帶來了400多億的負債。這一消息也打擊到了不少村民的工作積極性,彼此之間想的都是要保住自己眼前的利益。
華西村所面臨的最致命問題就是產能過剩,而想要轉變產能也很難。根據華西村2017年的營收數據顯示,總營收額合計171.75億,與曾經的巔峰時期相比,直接降低了一半。
如今的華西村別說是往好處發展了,勉強維持目前的風光已經很不錯了。從天下第一村變成如今欠了一屁股債的村子,華西村的發展令人嘆息。
其實華西村在出現衰弱的情況后,也并非沒有進行轉型。在吳仁寶去世之后,他的兒子吳協恩接下接力棒,成為華西村第2代掌舵人。從這個時候開始,他便嘗試著通過轉型來求得發展。
但從目前的結果上來看,在轉型之后發展卻變得越來越糟了。目前華西集團的營收結構,依舊是以鋼鐵為主,紡織、建材、商貿為輔,并且還加大了在金融和地產方面的投入。
只不過從目前的結果上來看,華西村的轉型并不順利,所謂的夕陽產業,依舊是當前的經濟支柱。不過雖說華西村近幾年的發展并不好,但畢竟之前是有底子在的。
這也讓很多人好奇,華西村到底負債負到了哪里?
從已知的公開數據中,可以看到華西村有將近40%的負債,主要承擔的是鋼鐵、紡織等行業的投入,剩下的60%基本上都投入了地產和金融行業。
在2011年,華西集團還斥巨資30億建造了一個標志性建筑——龍希大酒店。在酒店的60層上,還有一只價值3億的金牛,這一行為當時也被不少人調侃為瘋狂撒錢。
在這種撒錢背后,確實也收獲了一定的收益。但從2018年開始,華西集團就因為投資而虧損了不少錢。有人說,華西村在上個世紀長勝而起,卻在這個世紀由盛轉衰,不知道還能折騰多久。
雖說現在華西村的昌盛已經不在,但村民們也在從多角度謀求發展。在革新的道路上肯定會有一定的阻礙,但也相信,如果華西村堅持自我革新,這個局面也會有所逆轉。
也相信在經歷了這么多挫折之后,接下來華西村想要重新崛起,也將收獲更多的經驗。對此,你對于華西村未來的發展有哪些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