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富貴的牡丹、嬌艷的芍藥次第綻放時,桃樹已經開始結子、枇杷正泛著嫩青。而在綠葉的扶持下,一朵朵石榴花也在傲然盛開。在蔚藍天空的襯托下,石榴花一片火紅,似乎要與傍晚的彩霞比一比,誰會顯得更加璀璨奪目。
詩人們多愁善感,花開花落都會觸動才子們的詩情。他們經常詠物抒懷,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下面介紹兩首吟誦石榴的好詩,李商隱匠心獨具,王安石的名篇富有理趣。
石榴
唐代:李商隱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李商隱是晚唐的杰出詩人,由于身世坎坷,又陷入了牛李黨爭,從而讓義山經常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才子心中雖然充滿悲怨,卻不能直抒胸臆,只能采用非常晦澀的詞語、難懂的典故,描述自己的切身感受。這首詩彰顯出高超的文學技巧,也委婉地抒寫了才子對美好愛情的大膽追求。
石榴花一般在五六月份璀璨綻放,由于色彩斑斕、鮮艷奪目,讓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石榴花暗喻著嬌美的佳人和純潔的愛情,唐代的武則天和楊貴妃都曾醉心于石榴花,詩人們也紛紛揮毫潑墨,不吝贊美之詞,從不同的角度描寫石榴。
義山首先表達了自己的贊美之意,作者描寫了榴樹的枝干、果實、榴膜和榴子,又分別用“婀娜、繁盛、輕明、鮮美”等詞語,展現出火紅耀眼石榴的美艷,也傳達出內心的喜悅和贊美之意。
接下來通過對比手法,進一步突出自己的獨特追求,“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一千年。” 瑤池中的碧桃雖然嬌艷粉嫩,卻要歷時千年才能開花。凡塵的人們只能羨慕,卻沒有福分去享受。
作者虛構了一種美好的情景,仿佛空中樓閣,縱然極其引人注目,不過是遙遠而且虛幻的事物。石榴花扎根大地,給人以實實在在的感受,而且每年的初夏都能欣賞到,這才是真正觸手可及的美好。
作者匠心獨具,以此表達出自己對現實中真實愛情的追求,而不是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全文雖然有很多重復的字詞,卻并不令人感到累贅,反而具有一種音韻回環之美。
詠石榴花
北宋:王安石
今朝五月正清和,榴花詩句入禪那。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不僅敢于開拓、高瞻遠矚,而且才思敏捷、學識淵博。詩人喜歡鉆研、兼收并蓄,博觀約取、見解獨到,這首詩就通過贊美石榴花,抒寫了深刻的道理。
首句交代時節和天氣狀況,五月的天空一派清和,陽光明媚、空氣清新,詩人忙里偷閑,外出賞花。石榴花雖然開放較遲,花期也不太長,但在百花凋零之后傲然綻放,卻著實給人們帶來了一份驚喜。
詩人興高采烈地觀賞著風景,也無需搜腸刮肚地尋覓創作素材,眼前如此美麗的石榴花就值得自己贊美。入禪,是梵文音譯,即入定的意思,指石榴花可以給人一種恬靜的感受,讓人忘記煩憂和塵世的煩勞。
后兩句是千古名句,也充滿理趣,“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 詩人看見在一片濃綠的背景上,點綴了一朵鮮艷的紅花,看似極其渺小,卻讓整個畫面變得靈動和活潑。
萬紫千紅固然美好,而萬綠叢中一點紅更顯珍貴。作者以樸實無華的語言,闡述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美好的事物不在于數量眾多,而在于是否精致和稀有。所以人們在生活中也不可貪多求全、好大喜功,而要精挑細選、寧缺毋濫!